第52章 清我心-《水浒之往事随风》

  纸钱元宝快速烧完,那小小的旋风也就息了。

  俺看着张顺的泥像,想到:“这位浪里白条,还叫浪里白跳的,能在历史长河、时光长河里跃出水面观望一下的,算是好汉们里面混的好的吧?”

  宋江被棋手授意弄出来的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里面那些像俺这样的,从龙虎山天师府地穴里冲出来的,都是已经经历过一世人生,遭遇各种横死,死后阴神、凶魂、厉魄等等灵体被人拘了,放在一起。。。不用刻意引导,自然就会展开厮杀。。。这些灵体们厮杀生存下来的,也算是一种另类的灵体蛊虫了!

  本来按民间传说,人死之后,那一点儿灵光只有经历地狱审判、折磨惩罚后,方能准许投胎。投胎还需要排队,五道或六道轮回门前,到了门口就会被灌一碗孟婆汤,忘却前世种种好与坏,所以才会有胎迷,成为懵懂幼儿;

  而且人到了三岁之后,孟婆汤会二次发作,让这人彻底忘却自己出生到三岁前的种种事情;

  有些小孩子能够看到大人们看不到的东西,包含所谓的鬼魂。。。所以到了十二岁,孟婆汤会第三次发作,关闭可能遗漏的窥灵之眼、窥阴之眼等等。

  以上都是民间传说和信仰。世上的人们认为,胎迷,遗忘和见识不全面是因为喝了孟婆汤的缘故。

  但是,俺们这些灵体蛊虫,因为皆没有阳神修为,就没有夺舍已经出生的人和禽兽的能力,只能重新投胎。。。但是这个投胎可不是进入地狱,再经过地狱那五、六道门户的!而是就在人世间,根据气息,寻找契合自己的胎儿;找到后,直接进入母腹中胎儿的泥丸宫里。。。其实,这种投胎的本质也是只能欺负胎儿的残暴夺舍!

  所以,好汉们的母子之缘甚是浅薄,大多数都是子生母亡,由父亲或其他人拉扯长大,很少有母亲能活个大年纪的。。。阮氏兄弟有老娘,公孙胜有老娘,太难得了,指不定他们的老娘也是从哪个地窟里冲出来的!李逵也有老娘,可惜被他弄了个更惨的死法!

  灵体蛊虫们夺舍胎儿,本应该对自己的来历清清楚楚!但是,居然却还是有胎迷!他们都忘却了前世及地穴里的种种遭遇。。。当然,也有李忠那样的变态!但是极少,可能就他一个!

  俺能觉醒宿慧,修行后逐渐记起前世和地穴情形,已经是前世修行的扎实,难能可贵了。其他的还有哪一位?嗯,现在张顺算是一位了。

  李忠和俺曾经讨论灵体们投胎夺舍成长为搅屎棍一般的好汉,又活上这一世,结局会怎样?

  “绝大多数就是一次性的棍子,在这屎汤子一样的人世间搅动,用上十年八年,在他们五十岁知天命前,这根棍子基本就烂掉了。那些搅屎的人就不会再给这烂掉的臭棍子任何关注,那些残魂碎魄就再入轮回,与常人无异矣!”李忠说道,“搅屎棍,谁会留着搅了一世又一世?那样坚固的棍子,谁会用来搅屎?都用作擎天白玉柱、架海紫金梁了!当然,也有例外,如果要搅的屎太硬,用神珍铁、随心铁、如意兵、金箍棒这样的来搅也是可能的!”

  “俺们都是棋子,棋手挑选黑白石子当做棋子,只用过一次,就扔掉不管了吗?”俺根据或许有的可能反驳道

  “对啊,黑白石子!又不都是羊脂玉、翡翠玉!多数捡来的石头棋子质量不坚,一世就裂掉了,就不会再去关注。”李忠笑道:“比如你小时候拿着个弹弓去打鸟,谁会跟二郎神杨戬一样,用法宝金弓银弹?那银弹打出去还能自动飞回来?小孩子们都是在地上随手挑拣一些稍微圆滑的石子来打鸟。也就捡的时候,能看一眼这颗石子!见到鸟了,都是两眼盯着那鸟,从衣服兜子里随手摸一颗石子出来,放进弹弓皮兜里,拉弓打出去,人家两眼都一直盯着那鸟!谁会去看是哪颗石子打得?谁又会去寻了那颗石子回来?”

  “棋子棋子,俺们不是棋子吗。”俺笑道。

  “都特么一个样,都是工具而已。”李忠笑道,“就说棋子吧,当然有那种仔细的棋手,好装个比的,棋子也要讲究材质,精挑细选,打磨维护的好,用完回收那些好一点儿的,修复打磨,可以再用,像我等这种灵体蛊虫类的,比如黄巾力士、金甲神什么的,人家是能用好多次的棋子;也有那莫不挂心的棋手,下完棋了,赢了,不经意回头一看,哎吆,用过的棋子里面有那么一颗圆润细腻的,随手收了,这样的,好比公孙胜?我想,大概是了;也有那输了的棋手,迁怒棋子,放地上用脚踩个稀巴烂。。。”

  “就是说,俺们基本就是烂命。”俺笑道。

  “对喽!好命谁特么能被人当棋子啊?!”李忠大笑道。

  所以,好汉们的命大多数是不会好的!当然,如同李忠、俺和张顺这样的,命好还是不好,还能自己选择把握一下。现在张顺能这样,俺还是认为他就是在生死关头,看破了胎迷,用前世的凌厉手段让自己死后灵体不灭,因此成为鬼修,选择了香火成神的道路。又能施展手段说服宋江给他建庙,现在,他的后路基本无虑了。

  “那公孙胜,是在龙虎山地穴里的,跟你我一样。”李忠当时跟俺说,“他和宋江就属于质量稍好一些的棋子。我想,他们可能是用过一次的搅屎棍。”

  公孙胜,能被收入八仙之一铁拐李的门下,看来,前程也是无忧了。。。至少是个坚挺的棋子。

  还活着的好汉们,还在跟这宋江和方腊他们搅屎奋斗,俺就不跟着掺和了。

  本来与黄裳论道后分开,俺还有些无所事事。没想到一时兴起灭了尸虫,过程中搞了五毒教何澜,俺就对何澜的家乡十万大山起了兴趣,俺的时间一大把,不如就去南疆去耍耍,见识一下那壮阔苍莽的,完全不同于神州黄河、大江这样的山河景象。

  说走就走!于路上,俺还可以欣赏欣赏各地不同的山水风光。

  十万大山在广南西路钦州,路途遥远。俺要计划一下行程。目前俺在两浙路,在杭州,斜拉一条直线,却正好要过睦州,再途径江南东路、江南西路和荆湖南路,才能进入广南西路。

  睦州?看来还是要与梁山好汉们有些接触,他们还正在那一带和方腊互弄。

  俺出了杭州,在钱塘江边放出芦叶舟,慢慢御舟逆流而上。这里的钱塘江两岸已经不同于入海口到六和塔那一段那么荒芜苍凉,已经有了些风景儿。

  而舟过渔浦镇,钱塘江就变化了名字,改叫富春江了,江水清碧见底,两岸山色清翠秀丽,好一派青绿山水画卷,美不胜收,富春两字起的甚妙。这里的山水才叫江南山水,更与那汉江两岸的风光大为不同,南北差异十分明显。

  这里风景就如此美妙,富春江到睦州,再往上,一条主要上游支流叫新安江,那里还有神妙之处。

  俺经历过李白的《太玄经》事件,在江宁府李忠家里讨论此事,俺们认为诗词大家一般都是天赋异禀,能与天地偶然有些感应,因此才能灵机一动,有感而发,做出一些传世的名句,而这些名句里面就可能包含着修行的秘密!李清照也深以为然,她说诗人就看灵性,有灵性的、妙笔偶成的诗句才行,那些特意写的青词不行。一个是感天地而成,一个是臆想之做。说好比屈原,《九歌》有点儿像是有感之作;《离骚》纯熟自己想象。

  俺舟行富春江上,却想到了它的上游新安江,是因为李白有一首《清溪行》:

  “清溪清我心,水色异诸水。

  借问新安江,见底何如此。

  人行明镜中,鸟度屏风里。

  向晚猩猩啼,空悲远游子。”

  李太白一生仗着剑法超群,独自一人游览过很多名山秀川,独有清溪的水色能给他以“清我心”的感受。。。这该是如何的“清”,可能李太白对清的感觉跟赵佶对“雨过天晴云破处”晴的感觉是一样吧。

  能使人感动的地方,必有玄妙!俺莫名的感觉,清溪,似乎可以是个破碎虚空之地!

  那么,李白说的清溪是哪里的清溪?是诗名那个宣州清溪?还是池州的清溪?或者就是新安江中间那个叫清溪的地方?也就是现在方腊造反的老巢!

  李白这诗歌里点出了新安江,俺认为那个能感动他,能“清我心”的地方应该就在新安江清溪一段的某个江水之下!而不是池州、宣州的清溪!李白是见到池州、宣州的清溪想起了那个曾经让他“清我心”的新安江水下所在!

  所以,俺还是要去方腊老巢清溪那地界儿御舟逛逛,万一就能发觉那地方呢?

  没想到,俺在桐庐县内就遇到了宋江大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