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如何取舍,鱼与熊掌不可得兼-《三国渣男,开局捡尸华雄》

  随着樊稠落马身亡,西凉军很快便陷入了崩溃。王通趁机举刀高呼:“樊稠已死,降者不杀!”

  身边的亲卫们见状,也尽皆跟着高呼:“樊稠已死,降者不杀!”

  一时之间,高呼之声充斥了整个战场。

  西凉军本就士气低落,并且濒临崩溃,如今得知主帅阵亡,更是无心反抗,纷纷弃械跪地投降。

  不过,王通却没时间收降他们,因为这处战场离郿坞不到二十里,樊稠战败的消息很快就会传到郿坞。

  可以肯定的一点是:

  在李儒知道樊稠战败之后,必然会马上出逃并且放火烧掉所有不能带走的粮草和财宝!

  所以,王通必须尽快赶到郿坞。

  越快越好!

  因此,现在停下来收拢俘虏,便是最最愚蠢的做法。王通来不及多做安排,只好对华雷吩咐道:

  “留下五十名亲兵,让他们传话给这些投降的俘虏。跟他们说,愿意跟随我王通者,自己去美阳城接受整编,不愿意跟随者,可自行离去!”

  说罢,便不做任何停留,径自率军快马加鞭,向郿坞方向疾驰而去。

  ……

  孙子曰:“徐如林,疾如风,不动如山。”

  现在需要的就是……疾如风!

  以快打快,不给对方任何反应的时间,最好是要比对方的斥候还先赶到郿坞。

  时间就是胜利,时间就是粮草,时间就是财宝!

  ……

  郿坞的李儒,在派出樊稠前往抢占美阳之后,也下令军卒们尽快给辎重车装货。

  坞堡内能找到的所有辎重车只有六千多辆,这是远远不够的,要想将全部的粮草和财宝都运走,至少要四万多辆辎重车,而用这六千辆来运的话,得来回运七趟。

  驮马和牛也不够。

  坞堡内高驮马和牛加起来只有八百多匹,不过还有两千骑兵,可以用战马来拉车。

  剩下的两千多辆辎重车,得用人力去拉。坞堡内的仆佣有两千多人,还有军队五千人。因此,李儒又安排了一些仆佣和军队去拉车。

  除此之外,还有董卓的族人200多人,以及美女800多人,这些也都得带走。

  要准备的事情很多。

  整个坞堡内都忙得鸡飞狗跳。

  按照李儒的指示,这六千辆辎重车,用五千五百辆拉粮草,另用五百辆拉黄金珠宝。

  当然,这只是第一趟。如果樊稠能够在抢占美阳城,并在美阳城坚守五天以上,李儒会将郿坞中的所有东西全部搬光,因为到了陈仓之后,就会有胡封的军队也来参与搬运。

  将搬迁的事情交代给董旻之后,李儒又开始写信。

  李儒想要写了很多信,分别送给:牛辅、李傕、郭汜、段煨、徐荣、张济、王方、李蒙、杨奉、伍习、胡封等等,写好之后,再派遣可靠的人给他们送去。

  ……

  然而,信才写到一半,便有斥候前来禀报:“樊稠将军出郿坞往东约20里,与敌军五千骑兵相遇,敌军主帅是荡寇将军王通。”

  (备注:此时他们都还不知道王通已是镇北将军。)

  “怎么会这么快!”

  李儒闻言很是心惊。因为这个时间点,距离自己回到郿坞仅仅不到两个时辰。

  大军出动,如果不是早有准备,根本不可能在两个时辰之内完成。而且,军队是集体行军,就算是再快,也快不过一个人骑马狂奔。

  自己是一接到董卓被杀的消息就离开长安城的,并且是一路纵马狂奔,跑死了一匹马后在美阳又换马狂奔赶往郿坞的。

  然而,王通的军队却只落后了自己两个多时辰。由此可见,王通是早有计划奔袭郿坞了!

  “樊稠遇上王通,必败无疑!”

  李儒猛地站起身来,因为他非常清楚的知道,樊稠绝非王通对手,而且,差距还不是一星半点,而是差得很远。

  “樊稠最多只能为咱们争取三个时辰,咱们必须立即出发!”

  李儒着急地对董旻道:“让500名飞熊军护着董氏族人先走,1500名步卒押送辎重车紧随其后,剩下三千军队断后。”

  顿了一下,又道:“留下50人,命令他们,在咱们出了坞堡之后,就放火烧堡!”

  董旻有些疑问:“王通只带了5000骑,樊将有5000人,咱们堡中还有5000。何不派兵前往增援樊将军?若能打败王通,便可从容搬迁。”

  “风险太大!”

  李儒道:“因为咱们根本不知道在王通的后面,还有多少朝廷的军队。更何况,在太师归天之后,咱们的军队人心惶惶,士气低落,就算这一万人马全部出动,也不一定打得过王通的五千精锐。

  太师全族家人都在这里,为太师复仇的希望也在这里,咱们赌不起,也没有必要那样去赌。

  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只要咱们成功退往陈仓城,一切便还大有可为!”

  董旻闻言,也明白了其中的利害关系,遂赶紧下令按照李儒的意思去安排。

  ……

  然而,事情的发展,再次出乎李儒的意料。

  按照李儒的估计,樊稠最少能拖着王通两个半时辰。但是,才过了一个时辰,便看到东边的大道上,灰尘冲天而起,大股骑兵正朝坞堡方向而来。

  同时,有斥候匆匆来报:“樊将军阵亡,敌军急袭而来!”

  此时,六千辆辎重车还只有五千辆装好物资驶出坞堡,还有一千辆正在装货。

  李儒见状,也不敢再等。

  赶紧下令停止装货,全军立即向西撤退。而留下来放火的50人,也开始点起火把,冲进粮库中去放火。

  ……

  当王通来到郿坞的堡外时,堡内已经冒出了浓浓的黑烟。

  掏出竹筒望远镜往西看去。

  可以看到,在坞堡外往西的道路上,有大量的人群正推着辎重车在亡命狂奔。车队延绵数里,根本望不到头,而那些排在最后面的车队,离郿坞才不过一里左右的距离。

  是入堡救火,还是衔尾追杀?

  此时,董旻和李儒手中虽然还有五千多西凉军,但是,那些西凉军需要押送数千辆辎重车,那些辎重车在大道上至少排了十里之长,这也会使得西凉兵的兵力分得很散。

  如果此时衔尾追杀必会大胜一场,并且,还很有可能彻底诛尽董卓一族,夺下大量的辎重车。

  但是,如果自己去追杀董旻和李儒,堡内的物资就可能会被烧得干干净净。

  熊掌与鱼不可得兼。

  孰为鱼,孰为熊掌?

  王通皱紧了眉头,但随即便大声下令道:“进堡,救火!”

  ……

  (附录图片:鱼与熊掌不可得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