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 孔道,追人者人恒追之-《三国渣男,开局捡尸华雄》

  古有云曰:

  “居庸之险,不在关城而在孔道,自八达岭下视孔道,如建瓴,如窥井。”

  即:站在山顶上看山沟,就如同在井口看向井底。这种山沟,其窄其险,可想而知。

  这条山道,不叫山道。

  而叫“孔道”。

  “孔道”是什么意思?这个不用解释,大家都明白的,就是有“孔道”的意思。

  即:有“孔”的“道”。

  其实,由于山道里很少见到阳光,终年阴寒森森,所以,它还有另外一个名字,只不过因为另外那个名字不太文雅,所以,最后大家都觉得还是叫“孔道”更合适一些。

  号称“孔道”,自然是奇险。

  究竟有多窄多险,看看下面这个图片就知道了。

  如图所示:

  ……

  (附录图片:居庸关的关沟孔道地形图。)

  ……

  这条关沟,就是太行山与燕山的分界线。

  西边是太行山脉。

  东边是燕山山脉。

  燕山与太行山两山相夹形成了一道幽深∽峡谷,峡谷的最窄处不过十几米。峡谷的两边,悬崖峭壁,层峦叠嶂,古称绝险!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这条峡谷才被称为“孔道”。

  居庸孔道,是燕地与草原之间交通的咽喉,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

  ……

  再说阎柔。

  在接到沮阳被围的消息之后,因为担心他在这个世上唯一的亲人阎志的安全,阎柔便立即带着三万大军往回赶。

  一路急行,在快要进入军都陉时,忽见前面有一人飞马而来,那人浑身浴血,伏在马上狂奔。

  到了近前,那人便勒住战马,滑落马下,昏了过去,

  阎柔仔细一看,竟然是阎邵!

  顿时大惊失色。

  因为这阎邵,乃是阎志的亲卫副统领,如今阎邵不在阎志身边护卫,却跑到这里来,而且还浑身是血,显然是阎志那里出了大事!

  连忙上前,又是掐人中,又是喂以清水。

  过了许久,阎邵才悠悠醒来。

  “阎邵,你快说,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阎柔焦急的问道。

  “程峻,是天杀的程峻!”

  阎邵气愤地说道:“鲜于辅败退沮阳城后,城中还有六千人马,原本也是可以凭借高大的城墙,坚持到将军你回援的。可谁知……!”

  “如何?”

  “谁知王通挥军攻城之时,突然有人在城下唱歌。”

  “唱歌?唱的什么?”

  “他们唱的是……身边的那片田野啊,手边的枣花香,高粱熟来红满天,九儿我送你去远方……”

  ……

  (附录图片。)

  ……

  “然后呢?”

  “程峻那狗娘养的,就挥刀杀了鲜于辅,随后,又与另一位名叫邓盛一起,率麾下人马杀散鲜于辅的亲兵,为并州军打开了城门。

  那狗娘养的程峻和邓盛,竟然都是黑冰阁的人,而那首歌,便是他们接头表明身份的暗号!”

  “原来如此!”

  阎柔心急如焚,又问:“后来呢?我二弟现在如何了?”

  “后来……”

  阎邵使劲地喘了几口气,又接着说道:“城破之后,阎志将军护着刘州牧,拼死杀出城外,逃了几十里之后,被赵云率军堵住去路。敌众我寡,只好困守在一座小山上。

  属下受阎志将军所托,于夜间率数十骑拼死杀出重围前来给将军报信。经过一番苦战,属下虽脱身而出,同来的数十兄弟,却全都为了掩护属下而战死……”

  听了阎邵的禀报,阎柔心急如焚。

  赶紧翻身上马,下令加速行军。

  就这样,往前行了大约二十余里,前面又有斥候来报:

  “禀报将军,阎志将军已突出重围,原本是想要向南来与将军会合的,却在军都陉通往上谷郡的三叉路口,遇到一支并州军挡路无法通过,只好改道向北,逃往北方居庸关方向。”

  往居庸关方向。

  是想过居庸关而逃往草原!

  这也算是条生路。

  阎柔略一沉吟,又问道:“阎志将军还有多少人马?追杀阎志的并州军又有多少人马?”

  斥候道:“回禀将军,阎志将军还有两千人马,全是步兵;而追杀的并州军有五千余人,全是骑兵。”

  这个情况,与阎柔想的基本一致。

  而且,也大概听阎邵说起过。

  阎志护着刘和逃出沮阳时,手下的军队有一半是骑兵。但是,后来被围困时匆忙上山,由于山势陡峭,战马全都放弃了。

  那么,再次下山突围后,阎志军队就肯定都变成是以步兵为主了。

  不过,也没关系。

  军都陉的孔道崎岖难行,还有些地方要走台阶,骑兵并不会比步兵快多少。

  那么,问题的关键,便是出了居庸关进入草原之后,阎志他们将会因为没有战马而被并州军追上。但这也不是无解,因为只要阎志在到达居庸关之后,留下几百人断后,便可以有争取到逃进草原的时间,从而获得乌桓部落的帮助。

  而现在自己的军队,离前面的汉军不过十里而已!

  这情况就又不一样了!

  阎柔心中暗想:

  只要自己尽快跟上去,攻击汉军的后路,前面被追杀的的阎志,得到消息后就会返身杀回与自己的军队对并州军形成……前后“夹击”之势,将这股汉军全部歼灭!

  如图所示:

  ……

  (附录图片:交战三方位置。)

  ……

  这是一个难得的机会!

  想到这里。

  阎柔猛地拔出战刀指向前方,大声下令道:

  “用最快的速度冲上去,与阎志将军夹击王通,一战而竞全功!”

  麾下三万将士闻令,尽皆挥舞刀枪,发足狂奔。

  ……

  于是,在狭长达百里的军都陉中,就出现了一种奇怪的现象。

  阎志和刘和带着两千人在前面狂奔。

  王通带着五千人猛追阎志。

  阎柔带着三万大军在后猛追王通。

  但是,没过多久!

  这种情况就发生了改变。

  因为阎柔一边猛追,一边让人吹响了号角。这种号角之声,等于是告诉王通:老子已经到了你屁屁后面,别再去追我弟弟!

  然而,王通听到号角之声后,却并没有停下来,而是依旧狂追阎志。

  意图也很明显:身处两股敌军之间,想要不被夹击,唯一的办法就是在被夹击之前打败其中较弱的一方,再回身对敌,才无后顾之虑。

  然而,阎志也不傻。

  阎志听到有号角之声传来,立即意识到他兄长带着大军赶到了。赶紧下令停止向北逃跑,停下来转身对敌,与他兄长阎柔夹击王通。

  局势立即发生了逆转!

  情况对王通非常不利。

  如果王通没有后手,肯定要被阎柔和阎志两兄弟前后夹击,最后被“夹死”在这条关沟里。

  如图所示:

  ……

  (附录图片:夹击王通,三方位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