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仁德之主,该当视民如伤-《三国渣男,开局捡尸华雄》

  收了郭嘉之后,王通就有了三位谋士。

  分别是荀攸、贾诩、郭嘉。

  根据先来后到和累积的功勋,荀攸为左军师,贾诩为右军师,郭嘉为前军师。

  与此同时,王通又让荀攸兼任兵曹从事,贾诩兼任黑冰阁阁主,郭嘉兼任黑冰阁副阁主。

  至于将来怎样调整,要看他们以后的表现和所立下的功绩。

  民政后勤方面,则交给顾雍和蔡邕负责。

  ……

  随后,任职州牧别驾的蔡邕,又向王通禀报道:

  “奉主公之令,请得华佗为晏明将军疗伤。晏明将军已无性命之忧,正在肤施城中养伤。但是,因伤势较重,还需疗养一段时间,才可行动自如。”

  听到晏明没死,王通很是高兴。

  笑道:“实在是上天庇佑,待我处理完军务,便去上郡看望晏明将军。”

  又问:“本将出征期间,袁本初可曾兵犯并州?”

  蔡邕道:“在主公出征草原期间,袁绍趁着咱们兵力空虚,曾经兵分南北两路,进攻并州。

  北路由颜良率军五万,攻打土门关。

  南路由高览率军三万,攻打壶关。

  考虑到袁绍兵势强大,左军师荀公达下令杨凤放弃土门关,退守苇泽关,在张燕将率军增援下,成功地守住了苇泽关。

  随后,荀军师又与高顺将军一起,率军两万赶至上党。

  数场激战之后,高顺用荀军师之计,放弃壶关,诱敌深入,在长子城外设下埋伏,大败高览所部。

  敌将高览想要逃跑,却被高顺率陷阵营拦下,一场激战之后,高览受伤被擒。”

  意思就是大水冲走了龙王庙,姓高的打姓高的。这个姓高的手段更高一些,将另一个姓高的打成重伤,生擒了那个姓高的;那个姓高的武艺没有这个姓高的高,打不过这个姓高的,成了这个姓高的俘虏。

  就这么简单。

  ……

  (附录图片:高览。)

  ……

  王通一听高览被俘,又是心中一喜。

  这个高览,也算是河北名将,位列“河北四庭柱”之四,在河北诸将中,名声仅次于颜良、文丑、张合。

  只是不知道蔡邕所说的受伤,究竟伤得如何。如果伤得较轻,那就看看能不能收为己用。若是伤得较重,或骨头太硬不肯归服,那就直接杀了,获取他的经验值,也算是废物利用。

  遂问:“高览伤势如何,可有性命之忧?”

  蔡邕:“左腿受了刀伤,并无性命之忧。”

  又问:“可愿归降?”

  蔡邕:“一生求死,冥顽不灵。”

  “既然如此,那就……”

  话音未落,却见张合扑通一声拜倒在王通面前,大声恳求道:“末将与高览有旧,还请主公饶高览一命。”

  王通有些为难。

  皱了皱眉头道:“高览乃河北名将,若纵之,恐是放虎归山……”

  张合见状,又道:

  “高览虽然刚烈,但并不愚蠢。主公在并州所作所为,无不让人惊叹。他现在不愿投效主公,是因为对主公还不甚了解。

  主公应当记得,当初,左军师和末将,都曾经拒绝投效主公。但是,在对主公有了较多了解之后,却认为主公才是值得投效的天下英主。

  因此,末将坚信,以末将跟高览的友情,高览必能耐心听从末将的解说。只要他听完末将的解说,必会如当初末将一样,毫不犹豫地效忠于主公。”

  “如此甚好!”

  王通扶起张合道:“待回到晋阳,便将高览带去你的府中。若能劝降,亦当记你一功。”

  说罢,便下令在雁门关中,摆下宴席,犒赏三军,为远征归来的将士们接风洗尘。

  当夜,好酒好肉,尽皆管够。

  ……

  由于将士们都很疲惫,王通下令在雁门郡休整三天。

  然而到了第三天。

  正当王通要返回晋阳时,徐晃和贾诩也带着所部汉军,赶回了雁门关。

  而且,徐晃他们的收获也不小。在得知魁头不敢对汉军发动攻击之后,徐晃彻底放飞了自我。

  领着所部汉军,在草原上狂飙突进,忽南忽北,四处扫荡。

  历时20多天,荡平大小部落30多个,杀死鲜卑人不计其数,解救汉人奴隶六千多人。

  除此之外,还抓捕鲜卑人年轻女子四千多人,俘虏鲜卑青壮男子五千多人,缴获战马三万多匹,牛一千多头,羊十几万只!

  雁门关内,再次变得沸腾!

  ……

  于是,数天之后,在雁门郡前往太原的大路上,密密麻麻的羊群、马群、牛群和辎重车铺满了整个道路。

  一眼望不到头。

  用望远镜看也不行。

  这可是将近50万只羊、8万多匹马、2千多头牛、6万多条人、4千多辆辎重车。

  前后延绵达50余里!

  王通的竹筒望远镜的最远视距也不过15里。三只望远镜都望不到头。

  沿途百姓都沸腾了。

  整个雁门郡和太原郡的百姓,全都沸腾了!

  自汉武帝以来,还从来没有出现过这种盛况。尤其是在最近数十年,几乎每年都是鲜卑胡人入侵汉境,肆意杀戮抢劫,而汉军出征草原,则屡战屡败。

  最惨的是十几年前,夏育、臧旻、田晏三路大军共七八万人马杀入草原,最后仅有数十人逃回汉境。

  而此次,新任才半年多的并州牧王通,仅用两万人马出关,便攻破鲜卑王庭,夺得如此多的缴获而归,真是大快人心。

  而王通,趁机收卖人心。

  也不管什么公平不公平!

  直接下令:“凡我汉民百姓,来迎我凯旋之军者,每人送一只羊,见者有份。”

  前来观望盛况的百姓的闻言,尽皆高呼:“将军仁义!”

  …….

  消息传出之后,很多几十里外的百姓,都跑过来领羊,领到羊之后,尽皆喜形于色,对王通千恩万谢。

  到了晋阳城外。

  更是盛况空前,城外道路两旁的百姓,围了五六万人,几乎整个晋阳城的百姓都出来迎接了。

  人太多了有些混乱。

  王通只好吩咐前来迎接的顾雍,让他登记造册,再由衙役们统一发放,依旧只一人一只羊。

  有些家中人口多的,一下子分到十几只。

  不过。

  相对于五十多万只羊来说,其实也并不多。由于并州人口稀少最后总计只发出去10万多只羊。

  ……

  王通这样做,大大提高了自己在百姓中的声望,但是。这样做的弊端也是有的,主要是公平问题。

  最后,只好由顾雍来给他擦屁股。

  顾雍给出的方案是:

  雁门、太原、上党三郡,现有百姓约一百万人。已经分到羊的就不分了。

  没有分到羊的,就接着分羊、分牛,分马。

  一头牛折换成十五只羊。

  一匹马也折换成十五只羊。

  相较而言,由于牛和马可以用来耕地,百姓们更喜欢领取牛和马。

  另有上郡和西河郡,那里的屯田大队中,本身就有以前缴获的大量的马、牛、羊。

  也按照顾雍的方案,从屯田大队中拿出马、牛、羊,分发给每个家庭。

  除此之外,就是给予军人更高的待遇,凡王通手下的军卒,每人给予价值三头羊的赏金。

  有功之士另有奖赏!

  ……

  顾雍的这个方案一经公布,几乎是天下轰动。

  离并州较近的冀州、幽州百姓,纷纷想尽办法,突破重重封锁,前来并州接受安置,享受并州的各项惠民政策。

  并州的人口因此而得到快速增长。

  而并州牧王通。

  也因此而……声名远播!

  (备注:仁德之主,该当藏富于民,视民如伤。)

  如图所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