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东夫,我来啦!-《直播被剧透:我居然是千古一帝》

  【鉴于评论区的家人们让我说一说夏玉的事情,那我就讲一讲夏玉出使的故事,夏玉应该算的上上封建王朝第一位出使者。

  当时已经来到永安十五年,十五年的时间足以让大梁发生巨大的变化。

  天幕犹如一幅幅画卷,为大梁的所有人展开大梁盛世的景象。

  首先出场的是景帝在位时期大梁的疆土,随后是文帝在位时期的大梁疆土,西域已经完全的纳入大梁的版图之中。

  长安两字出现在屏幕之中,街道宽敞笔直,一道街道贯穿南北,街道上来来往往的人,无数的花灯出现在头顶,少年们嬉戏玩闹。

  小小的摊贩前摆满了稀奇古怪的东西,香料、珠宝以及各式各样的琉璃。

  画面又是一转,到了春闱,一个个的小隔间里面坐着穿着长衫的学子,手上拿着毛笔在一张轻薄的纸上写字。

  很快画面又是一转,好像在高空俯视的感觉,百姓脸上洋溢着笑容,以米面为主食,甚至是时不时的还能吃上点肉。

  只见已经三十二岁的文帝,周身的帝王气息越发的强盛 ,倒是与以前那个不着调的小皇帝看起来格外的不一样。

  现在的文帝,不敢让人冒犯。

  “吾大梁者,天朝上国也,素为礼仪之邦。岂有轻动干戈、随意兴兵之理哉?诸位可有办法?”

  这时朝会的格局也与之前不同,大臣和皇帝不再是同样跪坐在地上,相反皇帝坐上了代表无上权力的龙椅,高居皇位之上。

  但好在臣子们也是有椅子的,只需说话的时候起来站在中间即可。

  如此盛世之景,怎能不让人留念。

  蓄起长长胡须的萧良站了出来,王相致仕后,他便成为大梁的新一任丞相。

  “臣以为大梁乃天朝上国也!四境诸邦,尽皆蛮夷。其未沾王化,蒙昧而不晓礼义。此辈当受大梁之教化,当派遣使臣结两国之好

  "

  “使臣出,不斩来使也”

  “天下之大莫非王土,日之所照皆为大梁,此次出使,是令蛮夷拜服,纳于华夏之轨范,方得沐文明之光,免沦于禽兽之行!”

  夏玉站出来,这么好的机会能去其他地方,那必须的是他来了。

  “臣,臣愿意出使”

  只见文帝嘴角微不可察的抽搐一下,这傻小子听明白我们在讨论的是什么吗?

  “你,明白?”文帝疑惑。

  夏玉这下不服气了,好歹也是为官多年怎么可能听不明白。

  “陛下勿忧!某此番前往,定叫蛮夷归心,承我大梁教化。倘若彼等冥顽不灵,抗而不从,某誓以死殉之,绝无反顾!”

  夏玉说的那叫一个慷慨激昂,很好,这货知道什么情况,抢着要去,文帝不可能说不让他去,选择其他人吧。

  瞅着他那一副恨不得现在就死在蛮夷之地的样子,诸位大臣表示很满意。

  毕竟他们大梁可是自诩礼仪之邦,有句话还叫作“师出有名”必须的占据道德高地。

  这趟夏玉的目的地是“东夫”这东夫夹在他们大梁的领土里难道不觉得别扭吗?他们大梁的人觉得老别扭了。

  夏玉前脚刚走,后脚徐成就带着三万大军出发了,对付这等蛮夷小族根本不用费上多少的兵力。

  转眼之间夏玉就到了“东夫”被他们的王热情接待,吃的、喝的、美女、金银珠宝,全部都奉上。

  只见夏玉咳嗽两声,“陛下派我来是为结两国之好来,大梁乃天朝上国,实力强悍,尔等皆为蛮夷之辈,应接受大梁之教化”

  东夫王笑呵呵的打岔“愿意,非常愿意”

  夏玉皱着眉头,“你丫的没听见,我说你蛮夷之辈,就这点好东西,一点都比不上我大梁,还有我不想看这些舞姬跳舞,我要看你娘跳舞”

  “简直是欺人太甚”东夫王说着抽出宝剑,夏玉都不带躲一下的,直接迎上去,吓得东夫王连忙收回手,只是插进去一点点。

  “不是,你丫的这么怂吗?送上门的都不要!”简直是震惊夏玉一百年。

  他捂住胸口暗暗想到,这次准备还是不足啊,应该手制住他,然后往里面捅的。

  果然是经验太少。

  “大家都看到了,你对待来自大梁的使臣居然痛下杀手,不行,我快要死了”夏玉满脸的悲痛,表演的就跟快要死掉了一样。

  东夫王手中的宝剑掉在地上,吓得脸色苍白,他可是了解过大梁的文化的。

  “两方交战,不斩来使”东夫王脑袋循环播放这句话。

  “快,快救他,不是,我还没刺进去多少?”

  “不好了,不好了,王,三万,三万,大梁军,还是徐成那个杀神”

  东夫王脑袋眩晕,“他们,来的这么快吗?这么快就知道我杀使臣了??”】

  {大梁,我心中的大梁啊,是我们回不去的白月光}

  {这就是传说中的天朝上国的底气,嘿嘿,不愧是咱文帝,说起话来都是那么的善解人意}

  {还帮忙教化周边蛮夷,文帝的心肠也太好了(鼓掌)}

  {就是就是,区区东夫,还不赶紧的麻溜的投降}

  {夏玉:第一次当使臣,经验还有点不足,反正最好被伤到了就好,剩下的我可以演啊}

  {东夫王:不是啊,我的剑才刺进去一点点,他还没死,他碰瓷啊,他碰瓷}

  {东夫王:这么快的吗?都不给一点点反应时间吗?我的那些将士是吃干饭的吗?}

  {他怕是不知道夏玉前脚出发,徐成后脚就出发了,其实所有人都已经准备好要按死东夫了,只是找个由头好出战,毕竟要把握天朝上国的牌面}

  突然从大梁的盛世之景转变成夏玉出使。

  所有人都还沉浸在大梁的盛世之景中,完全没有回过神。

  “这就是盛世吗?真好”

  百姓看着画面呐呐自语。

  直到后面出使东夫看着这一系列的操作。

  众人:“??”

  还可以这样?学到了,学到了。

  原来出使是可以自已制造理由的。

  大臣们心里打着算盘,这要是在蛮夷之地被杀,史书不得写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