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去观看“井冈山号”下水典礼的沈云峰、田虎和刘永陆等人喜逐颜开,代表“丰南号”最新最强海上战斗力的巨舰终于成功了,这预示着离大家的目标更近了。
已经升任舰长的齐海眼含热泪看着海里的巨舰,嘴里嘟哝着说着:“兄弟们,你们看,这是一个新世界,有这样的巨舰,以后洋人再也欺负不了我们了,你们安息吧”
“井冈山号”下水试航之后,将回到船坞进行检查,然后开始转载物资,随后要到文莱进行一次无补给远航,再返回防城,这过程中将收集所有运行数据,查找问题。
在收集数据和反映问题的基础上,防城第二造船厂将尽快启动第二艘万吨巨舰的制造。
防城第一、第二造船厂和钦州第二造船厂这一批六艘在建的3000吨级钢铁舰建造结束之后,将全面转入5000吨级军舰的制造。
这个世界的秩序正在嬗变之中,充满着冲突,秩序的重建,工业革命带来的资源战争在世界各地都在发生,没有军事准备,就会被沦落为任人宰割的对象。
法国已经全面殖民柬埔寨,安南国也岌岌可危,一半的土地陷落。虽然合作过,但是“丰南号”是有底线的,不会过多出售武器给安南国这个二五仔,而且安南国的经济也不容许他们再购买武器了。
沙俄继续在中亚实施东扩战略,1853年圣彼得堡冬宫的秘密军事会议上,沙皇尼古拉一世的权杖重重敲击在中亚地图:"我们要像三叉戟刺入草原,让哥萨克的马蹄声成为这片土地的晨钟!"随着总参谋部《中亚征服五年计划》的启动,沙俄以锡尔河、哈萨克草原、帕米尔高原为三大轴线,展开人类军事史上罕见的陆权扩张模板。这种多维度推进体系,既包含要塞链蚕食的传统智慧,又创新出"铁路 骑兵"的机动模式,更暗藏与英国进行"影子战争"的地缘谋略。
这几年来,无论皇帝是否更替,将军们严格依照这个策略在中亚占领了大片土地。在中亚的土地上,哥萨克的骑兵所向披靡,当然,东扩战略除了在西西伯利亚的失败。
1868年,日本开始了明治维新,进入了新的发展时代。而这个时候,英国还在非洲深耕,加大对非洲的攫取,补偿在中国的失败,开始了对埃塞俄比亚的战争。
此时,欧洲大陆又有了新的势力开始崛起,普鲁士王国,也就是未来的德意志帝国。
公元1806年,拿破仑在击败了普鲁士之后,主导建立了由各个德意志王国组成的莱茵邦联。在此过程中,他又将德意志境内的大量小贵族的领地完全剥夺,将其并入一些主要王国。
经过这一系列变故,神圣罗马帝国完全解体。德意志地区的政治实体数量也从300多个减少到了30多个,虽然拿破仑的本意是方便自己掌握德意志局势,但这些做法却也使德意志地区整合的难度大大降低。
随着拿破仑的失势,德意志地区摆脱了法国的影响,而此时德意志统一也拥有了非常有利的条件。最终统一意愿最强的普鲁士在公元1866年击败奥地利,将奥地利这个最大的纠结因素从德意志统一进程中清除。
1868年,美国联邦北方终于彻底战胜了南方,结束了南北战争,进入了战后的发展期。
而在这之前,在“唐印国”的扶持下,墨西哥民族主义者在新墨西哥和亚利桑那成立了新墨西哥国,彻底摆脱被美国人控制的墨西哥掌权者。
“唐印国”和“新墨西哥国”成为美国联邦的眼中钉、肉中刺,但是内战之后庞大的负债以及统一后的事务让美国联邦不得不先集中精力解决内部事务,一边加快铁路建设,为战争做好准备。
1867年7月1日,英国将加拿大省、新不伦瑞克省和新斯科舍省合并为联邦,成为英国最早的自治领。
而老牌海上强国西班牙则发生了第五次革命,女王伊萨贝拉二世逃亡法国。此次革命导致西班牙陷入了长达六年的内战,再也无力收复菲律宾和参与下一次英法对中国的远征。
“大成国”经过几年发展,已经牢牢占据了西婆罗洲的中部一块区域,自称立国,他们的成就已经有资格获得来自“丰南号”的进一步的军事和物资资助。
“井冈山号”无补给试航到了文莱国斯里巴加湾一带,没有靠近陆地,低调的开始返航,在回程路上做了一次补给,圆满完成试航任务,回到了防城船厂进行试航后的检查。
随后,“丰南号”召开董事会,对两项重大投资进行了讨论通过,一项是投资建设淮南至巢湖的铁路,以提高淮南煤炭运往芜马铜以及上海的运力。一项是在防城沙滩建设飞机试验跑道。
一切都需要赶时间,先要把跑道建设起来,只要发动机一但适用上,就要着手考虑试飞的问题了。
经过几个国家的会商,香港成立了“国际金属交易所”,加入的国家有大清、新汉国、唐印国、文莱国、兰芳国、新墨西哥、琉球国、夏威夷王国、大成国。
“国际金属交易所”对黄金、白银、铜、铁、锡这些金属实行公开挂价交易,并实行产地和交付地双价格的灵活机制。加入国家表示,凡国家的采购均从国际金属交易所进行。
同时,在香港成立“国际仲裁法院”作为国际金属交易的配套保障,“国际金属交易所”如果产生交易纠纷,就可以在香港的“国际仲裁法院”起诉。
“国际仲裁法院”的法官由缔约国派出后,再进行遴选,这部分法官将联合制定相关法律,再由各国确认,共同遵守。
下一步,还将在香港成立“国际民事法院”,专门解决缔约国私法领域产生的矛盾纠纷,给跨国流动的华人之间有一个解决矛盾纠纷的平台。
已经升任舰长的齐海眼含热泪看着海里的巨舰,嘴里嘟哝着说着:“兄弟们,你们看,这是一个新世界,有这样的巨舰,以后洋人再也欺负不了我们了,你们安息吧”
“井冈山号”下水试航之后,将回到船坞进行检查,然后开始转载物资,随后要到文莱进行一次无补给远航,再返回防城,这过程中将收集所有运行数据,查找问题。
在收集数据和反映问题的基础上,防城第二造船厂将尽快启动第二艘万吨巨舰的制造。
防城第一、第二造船厂和钦州第二造船厂这一批六艘在建的3000吨级钢铁舰建造结束之后,将全面转入5000吨级军舰的制造。
这个世界的秩序正在嬗变之中,充满着冲突,秩序的重建,工业革命带来的资源战争在世界各地都在发生,没有军事准备,就会被沦落为任人宰割的对象。
法国已经全面殖民柬埔寨,安南国也岌岌可危,一半的土地陷落。虽然合作过,但是“丰南号”是有底线的,不会过多出售武器给安南国这个二五仔,而且安南国的经济也不容许他们再购买武器了。
沙俄继续在中亚实施东扩战略,1853年圣彼得堡冬宫的秘密军事会议上,沙皇尼古拉一世的权杖重重敲击在中亚地图:"我们要像三叉戟刺入草原,让哥萨克的马蹄声成为这片土地的晨钟!"随着总参谋部《中亚征服五年计划》的启动,沙俄以锡尔河、哈萨克草原、帕米尔高原为三大轴线,展开人类军事史上罕见的陆权扩张模板。这种多维度推进体系,既包含要塞链蚕食的传统智慧,又创新出"铁路 骑兵"的机动模式,更暗藏与英国进行"影子战争"的地缘谋略。
这几年来,无论皇帝是否更替,将军们严格依照这个策略在中亚占领了大片土地。在中亚的土地上,哥萨克的骑兵所向披靡,当然,东扩战略除了在西西伯利亚的失败。
1868年,日本开始了明治维新,进入了新的发展时代。而这个时候,英国还在非洲深耕,加大对非洲的攫取,补偿在中国的失败,开始了对埃塞俄比亚的战争。
此时,欧洲大陆又有了新的势力开始崛起,普鲁士王国,也就是未来的德意志帝国。
公元1806年,拿破仑在击败了普鲁士之后,主导建立了由各个德意志王国组成的莱茵邦联。在此过程中,他又将德意志境内的大量小贵族的领地完全剥夺,将其并入一些主要王国。
经过这一系列变故,神圣罗马帝国完全解体。德意志地区的政治实体数量也从300多个减少到了30多个,虽然拿破仑的本意是方便自己掌握德意志局势,但这些做法却也使德意志地区整合的难度大大降低。
随着拿破仑的失势,德意志地区摆脱了法国的影响,而此时德意志统一也拥有了非常有利的条件。最终统一意愿最强的普鲁士在公元1866年击败奥地利,将奥地利这个最大的纠结因素从德意志统一进程中清除。
1868年,美国联邦北方终于彻底战胜了南方,结束了南北战争,进入了战后的发展期。
而在这之前,在“唐印国”的扶持下,墨西哥民族主义者在新墨西哥和亚利桑那成立了新墨西哥国,彻底摆脱被美国人控制的墨西哥掌权者。
“唐印国”和“新墨西哥国”成为美国联邦的眼中钉、肉中刺,但是内战之后庞大的负债以及统一后的事务让美国联邦不得不先集中精力解决内部事务,一边加快铁路建设,为战争做好准备。
1867年7月1日,英国将加拿大省、新不伦瑞克省和新斯科舍省合并为联邦,成为英国最早的自治领。
而老牌海上强国西班牙则发生了第五次革命,女王伊萨贝拉二世逃亡法国。此次革命导致西班牙陷入了长达六年的内战,再也无力收复菲律宾和参与下一次英法对中国的远征。
“大成国”经过几年发展,已经牢牢占据了西婆罗洲的中部一块区域,自称立国,他们的成就已经有资格获得来自“丰南号”的进一步的军事和物资资助。
“井冈山号”无补给试航到了文莱国斯里巴加湾一带,没有靠近陆地,低调的开始返航,在回程路上做了一次补给,圆满完成试航任务,回到了防城船厂进行试航后的检查。
随后,“丰南号”召开董事会,对两项重大投资进行了讨论通过,一项是投资建设淮南至巢湖的铁路,以提高淮南煤炭运往芜马铜以及上海的运力。一项是在防城沙滩建设飞机试验跑道。
一切都需要赶时间,先要把跑道建设起来,只要发动机一但适用上,就要着手考虑试飞的问题了。
经过几个国家的会商,香港成立了“国际金属交易所”,加入的国家有大清、新汉国、唐印国、文莱国、兰芳国、新墨西哥、琉球国、夏威夷王国、大成国。
“国际金属交易所”对黄金、白银、铜、铁、锡这些金属实行公开挂价交易,并实行产地和交付地双价格的灵活机制。加入国家表示,凡国家的采购均从国际金属交易所进行。
同时,在香港成立“国际仲裁法院”作为国际金属交易的配套保障,“国际金属交易所”如果产生交易纠纷,就可以在香港的“国际仲裁法院”起诉。
“国际仲裁法院”的法官由缔约国派出后,再进行遴选,这部分法官将联合制定相关法律,再由各国确认,共同遵守。
下一步,还将在香港成立“国际民事法院”,专门解决缔约国私法领域产生的矛盾纠纷,给跨国流动的华人之间有一个解决矛盾纠纷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