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6章 四川竹径-《东北军着名爱国将领于学忠》

  民国三十五年春,川东的晨雾比往年更浓些。

  于孝侯站在半山腰的竹亭里,青布长衫被露水打湿了衣角。他望着远处蜿蜒如蛇的土路,三辆美式吉普车正卷着黄尘向山脚驶来。老仆福伯慌慌张张跑上石阶,布鞋沾满了泥浆。

  \"老爷,省里来人了!说是要请您出山当什么剿匪......\"

  \"知道了。\"于孝侯打断老仆的话,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竹杖上的节疤。这根竹杖是去年在沂蒙山突围时,警卫排长用刺刀给他削的。如今竹杖还在,那个总爱哼东北小调的山东汉子却永远留在了台儿庄外的乱葬岗。

  山风穿过竹林,发出沙沙的响声。他忽然想起二十年前郭松龄反奉时,奉天城外也是这般风声。那时他还是个意气风发的年轻参谋,如今鬓角已染霜白。

  竹亭下的石阶传来脚步声。于孝侯没有回头,直到那带着江浙口音的声音在背后响起:\"于总司令别来无恙?\"

  来人身着笔挺中山装,胸前别着青天白日徽章。于孝侯记得他,军统局的徐处长,去年在重庆防空洞里见过。那时日机轰炸正酣,这人却忙着记录哪些官员面露惧色。

  \"徐处长翻山越岭,就为看个赋闲的老头子?\"于孝侯用竹杖轻点地面,惊起几只山雀。

  徐处长笑着递上烫金请柬:\"委员长念及将军当年在鲁苏战区的功绩,特命兄弟请您出任川东剿匪总指挥。\"他压低声音,\"共匪近来在鄂豫边活动频繁......\"

  竹叶上的露珠突然坠落,正打在请柬的\"剿\"字上。于孝侯望着晕开的墨迹,想起三年前在微山湖芦苇荡里,那个送来日军布防图的八路军联络员。年轻人左臂的枪伤还在渗血,却坚持要先汇报敌情。

  \"回去告诉你们委员长。\"于孝侯把请柬放回石桌,\"我于孝侯的枪,只对准过日本人。\"

  暮色四合时,于孝侯回到半山腰的宅院。这是栋川东常见的穿斗式木屋,檐下挂着风干的玉米和辣椒。女儿慧兰正在天井里煎药,陶罐里翻滚着褐色的汁液——自从去年胃病发作后,军医开的西药吃完了,只好用土方子将就。

  \"爹,省城来的那些人......\"

  \"无妨。\"于孝侯摆摆手,从怀里掏出个油纸包,\"路过镇上买的龙眼糖,你小时候最爱吃。\"

  慧兰接过糖,手指在父亲掌心触到厚厚的茧子。那是常年握枪留下的痕迹,如今这双手却只能侍弄菜畦。她突然红了眼眶:\"听说沈阳那边,咱们老宅被占了当仓库......\"

  屋檐下的铁马叮咚作响。于孝侯望向东北方向,暮霭中群山如黛。十七年了,自从九一八那晚接到撤退命令,他再没见过辽河解冻时碎裂的冰排。

  五更天,柴扉被人轻轻叩响。

  于孝侯握着手枪闪到门后,听见熟悉的暗号声——三长两短,停顿,再两长。这是当年五十一军的联络方式。他拉开条门缝,月光下站着个满脸风霜的汉子,左袖空荡荡地晃着。

  \"李振唐?\"于孝侯险些认不出这个曾经的副官。台儿庄战役时,正是他带突击队炸毁了日军坦克连。

  独臂汉子扑通跪下:\"总司令!兄弟们被整编到七十四师,明天就要开往山东......\"他喉结滚动,\"那是去送死啊!张灵甫要把我们当炮灰!\"

  竹影在青石板上摇曳。于孝侯扶起旧部,发现他棉袄里藏着把匕首——和当年夜袭日军机场前别在靴筒里的一模一样。

  \"进屋说。\"于孝侯瞥见山路转角处的烟头火光。

  油灯下,李振唐掏出张皱巴巴的名单:\"这是愿意跟您走的弟兄,都在嘉陵江边的货栈等着。\"他眼睛亮得吓人,\"咱们回山东!就像当年打鬼子那样......\"

  于孝侯盯着灯花爆裂。他想起去年在重庆,那位穿长衫的民主人士说的话:\"内战是民族自杀\"。窗外竹林沙沙,恍若当年沂蒙山区百姓送粮的脚步声。

  \"我不能走。\"于孝侯突然说。

  \"总司令!\"

  \"把这些拿着。\"于孝侯从床底拖出个铁箱,里面是半箱银元和几张地契,\"带兄弟们往南走,云南或者广西。找个村子......\"他声音哽了一下,\"娶妻生子,好好活着。\"

  晨光微熹时,李振唐对着老长官敬了最后一个军礼。于孝侯站在竹径尽头,看着那个独臂背影渐渐被山雾吞没。他摸出口琴——这是张学良在西安事变前夜送给他的——吹起《松花江上》。琴声呜咽,惊飞满山宿鸟。

  正午时分,吉普车的引擎声再次打破山间宁静。

  徐处长带着六个武装特务闯进院子时,于孝侯正在给菜畦浇水。特务们翻箱倒柜,连灶膛里的灰都要拨开检查。

  \"于将军,昨晚可有旧部来访?\"徐处长踢翻晒药的竹匾。

  于孝侯慢条斯理地整理着黄瓜藤:\"这山上除了野兔,就是你们这些不速之客。\"

  特务头子刚要发作,山道上突然传来嘈杂的脚步声。三十多个手持土枪大刀的汉子围住院子,为首的络腮胡抱拳道:\"于司令,龙五爷听说府上来了贵客,特备薄酒相邀。\"

  徐处长脸色铁青。他知道川中袍哥的势力,更知道这个龙五爷在省参议会的关系。最终他们悻悻离去,连搜查证都落在了石磨上。

  入夜后,于孝侯独自登上后山。

  星垂平野,远处长江如练。他摸出李振唐落下的匕首,刀柄上还刻着\"还我河山\"四个字——那是台儿庄大捷后,战地服务团的姑娘们给将士们刻的纪念品。

  山风渐起,竹浪翻涌如海。恍惚间,他听见无数声音在风中交织:郭松龄临刑前高喊的\"无愧天地\",张学良在西安华清池边的叹息,台儿庄战场上伤员的哀嚎,还有沂蒙山老乡喊的\"于司令,喝碗地瓜粥再打鬼子\"......

  \"爹!\"慧兰提着风灯找来,\"龙五爷派人送信,说省里要通缉您。\"

  于孝侯接过信笺就着灯光看完,轻轻一笑:\"备笔墨。\"他望向北斗星的方向,\"该给北平的老朋友写封信了。\"

  竹林深处,一只夜鹭冲天而起,翅膀划破如水的月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