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4章 吴淞口的最后回望-《东北军着名爱国将领于学忠》

  黎明前的十六铺码头笼罩在一片灰蒙蒙的雾气中,咸腥的江风裹挟着火药味,刺激着每个人的鼻腔。于学忠的黑色别克轿车缓缓驶入仓库区,车轮碾过潮湿的木板发出吱呀声响。

  \"情况不对。\"李振唐突然压低声音,\"前面那辆卡车已经停在那里二十分钟了。\"

  于学忠眯起眼睛,借着微弱的晨光看到前方确实停着一辆盖着帆布的军用卡车,发动机虽然熄火了,但排气口还在冒着淡淡的白烟,说明刚停下不久。

  \"掉头。\"于学忠果断下令。

  司机刚要转动方向盘,三辆别克轿车突然从侧面巷道冲出,呈品字形横堵在路中央。车门同时打开,七八个穿风衣的男子跳下车来,领头的是个戴圆框眼镜的瘦高个,右手在袖口若隐若现——那是枪管的轮廓。

  \"于总司令,\"瘦高个的声音带着浓重的浙江口音,\"兄弟奉戴局长之命,请您去南京叙叙旧。\"

  卫士长王勇立刻挡在于学忠身前,猛地掀开大衣下摆,两把驳壳枪赫然上膛:\"试试?\"

  空气瞬间凝固,双方对峙的十几秒仿佛有一世纪那么长。于学忠能感觉到额头上渗出的冷汗顺着太阳穴缓缓流下,但他面上丝毫不显慌乱。多年的战场经验告诉他,这种时候谁先露怯谁就输了。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江面上突然传来一声长长的汽笛。一艘悬挂英国国旗的中型商船不知何时已经靠岸,船头上站着个大胡子白人船长,正举着铜制喇叭用蹩脚的中文喊道:\"要搭船的就快点儿!马上起锚了!\"

  于学忠立刻认出了那人——施耐德,五年前他在长江上救过的一个犹太商人。当年随手为之的善举,如今竟成了救命稻草。

  特务们显然没料到这突发状况,愣了一下。就在他们分神的刹那,李振唐已经一把拉开车门:\"走!\"

  于学忠一行三人迅速冲向码头,身后的特务这才反应过来,连连开枪。子弹呼啸着从耳边掠过,打在铁皮集装箱上发出刺耳的撞击声。王勇边跑边回身射击掩护,一个特务应声倒地。

  舷梯已经收起大半,于学忠几乎是跳着抓住了最后一节阶梯。船上的水手们连忙放下绳索,将他们拉上甲板。当最后一个卫兵王勇也安全登船后,施耐德立即下令起锚。

  \"老朋友,看来你惹上麻烦了。\"施耐德递过一条干毛巾,浓重的大胡子下露出笑容。

  于学忠接过毛巾擦了擦脸上的汗水和江水:\"这次多亏你了,老施。\"

  \"当年你救我全家性命,这点小事不足挂齿。\"施耐德拍拍他的肩膀,\"不过我只能送你们到吴淞口,再远就有巡逻艇了。\"

  于学忠点点头,转身望向渐渐远去的码头。那些特务的身影已经变成了小黑点,但他们肯定会立刻上报。用不了多久,整个上海都会知道于学忠\"叛逃\"的消息。

  法租界霞飞路的一栋普通公寓里,于学忠正借着台灯的光亮翻阅旧部从山东捎来的密信。信纸上的字迹潦草,显然是在匆忙中写就:\"东北局势有变,苏联人暗中支持共军,我军北上恐入虎口...\"

  窗外梧桐树的影子在微风中轻轻摇曳,投在墙上的光影斑驳陆离。于学忠揉了揉太阳穴,连日来的紧张和疲惫让他的偏头痛又犯了。他起身走到窗前,想呼吸些新鲜空气,却突然发现树影的晃动有些不对劲——没有风,树影却在动。

  \"低头!\"李振唐的吼声突然从身后传来。

  于学忠本能地俯身,几乎在同一瞬间,窗户玻璃爆裂开来,一颗子弹呼啸着擦过他的头顶,击穿了挂在墙上的《长城抗战示意图》,深深嵌入后面的砖墙。

  军医陈思齐立刻熄灭了台灯,房间里顿时陷入黑暗。几个人屏息凝神,听到外面传来急促的脚步声渐行渐远。

  \"狙击手,对面屋顶。\"李振唐低声说,\"已经跑了。\"

  陈思齐小心翼翼地走到墙边,用镊子从弹孔中取出变形的弹头。令人意外的是,弹头上居然缠着一张细小的纸条。他展开一看,上面用铅笔写着几个潦草的字:\"速离沪,青帮有人接应——王老太爷。\"

  \"王老太爷?\"李振唐皱眉,\"青帮元老王亚樵?他不是早就...\"

  于学忠摆摆手打断他:\"这是老暗号,只有少数人知道。看来杜月笙没把路堵死。\"

  当夜,一辆破旧的殡仪馆灵车悄无声息地驶出法租界。棺材里,于学忠蜷缩在狭窄的空间内,耳边是车辆颠簸时木板发出的吱嘎声。车外,巡警拦下车辆例行检查。

  \"死的什么人?\"警察懒洋洋地问。

  司机的声音平静得出奇:\"说是山东来的老兵,临死还攥着把东北土...\"

  棺材里的于学忠听到这里,眼眶突然发热。他想起了那些倒在黑土地上的弟兄们,想起了那些再也回不去的家乡。一滴泪水无声地滑过脸颊,消失在棺材内衬的黑绸布里。

  破晓时分,一艘不起眼的渔船在吴淞口外的海面上与浙江籍商船\"浙渔308\"对接。海浪拍打着船体,咸涩的海风钻进每个人的衣领。于学忠站在甲板上,凝视着远处渐渐模糊的上海轮廓。那座曾经灯火通明的不夜城,如今只剩下几点零星的灯光,如同将熄的炭火。

  \"总司令,看这个。\"情报参谋赵明匆匆走来,递过一份刚刚破译的电文。借着微弱的晨光,于学忠看清了上面的内容:南京方面已将他列入\"叛国将领\"通缉名单,罪名是\"勾结共匪,图谋不轨\"。

  \"叛国?\"于学忠冷笑一声,将电文撕成碎片撒向海浪,\"他们早把国卖了!\"纸片在空中飞舞,像是祭奠的纸钱,很快被汹涌的海水吞没。

  远处海平面上,美军第七舰队的灰色舰影正缓缓驶向胶州湾方向。舰队的规模庞大得令人窒息,钢铁巨兽般的战舰在晨光中闪烁着冷冽的光芒。一轮血红的朝阳从海平面升起,将甲板上的星条旗染得刺目,仿佛在无声地宣告着新时代的到来。

  \"总司令,我们接下来...\"李振唐欲言又止。

  于学忠深吸一口气,海风中的咸味让他想起了遥远的辽东半岛:\"先去胶东,找到我们的老部下。然后...\"他顿了顿,目光变得坚定,\"然后回家。\"

  \"浙渔308\"调转船头,向着北方破浪而行。于学忠站在船尾,看着上海最后的身影消失在晨雾中。他知道,这不仅是一次地理上的远离,更是一个时代的终结。黄浦江的迷雾终将散去,但等待在前方的,是更加汹涌的暗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