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三十一年冬的重庆,雾气裹挟着火药味在民生路上空盘旋。于学忠的黑色轿车刚拐过国泰戏院,一声震天巨响突然撕裂了晨雾。他看见前方三十码处,一辆邮政卡车像玩具般被掀翻,橘红色的火球腾起两丈多高。
\"敌袭!倒车!\"副官李振唐扑过来按住他的肩膀。弹片噼里啪啦砸在车顶,街边裁缝铺的玻璃橱窗哗啦粉碎。于学忠透过硝烟看见半截血淋淋的手臂挂在电线杆上,那手指还在神经质地抽搐。
宪兵队的哨子声尖锐地划破长空。于学忠蹲在弹坑边缘,指尖捻起一片未爆的雷管残片。\"日本人的九八式引信。\"他低声对李振唐说,却瞥见两个穿中山装的男人正往公文包里塞弹壳碎片。其中一人他认识——军统特别行动组的钱耀祖。
\"于总司令受惊了。\"钱耀祖皮笑肉不笑地敬礼,\"这种脏活交给卑职就好。\"他皮鞋尖有意无意地踢了踢地上那滩血迹,暗红的液体顺着青石板缝隙流进下水道,像一条蜿蜒的小蛇。
中央医院走廊挤满了担架。于学忠在307病房找到唯一的幸存者——邮车押运员小王。年轻人左眼缠着渗血的纱布,右眼突然瞪大:\"他们往车里塞东西...穿警服的人...\"话音未落,门口闪过白大褂的身影。护士手里的托盘哐当落地,针管在瓷砖上滚出老远。
当夜值班记录显示:307病房患者因伤势恶化抢救无效。于学忠站在太平间门口,看着蒙白布的尸体被推进去,铁柜门合上时发出空洞的回响。
下半城的老茶馆里,说书人惊堂木一拍:\"且说那汪逆精卫...\"于学忠压低毡帽,坐在最角落的八仙桌旁。穿灰布长衫的药材商推过来一包龙井:\"邮车装的是滇缅公路的军火清单。\"他食指蘸茶水在桌上画了个鹰徽,\"美国人很恼火。\"
窗外报童吆喝着最新头条:\"民生路惨案系日谍所为!\"斜对面绸缎庄二楼,望远镜的镜片反光一闪而逝。
军事参议院的小书房里,于学忠用放大镜仔细比对两份《中央日报》。一份是午间版,称死亡9人;另一份晚刊却变成7人。他拉开抽屉取出手电筒,照着报纸夹缝处——油墨有被滚筒修改的痕迹。
\"查查失踪的两个人。\"他递给李振唐一张便条。副官刚转身又折返:\"参座,何部长电话。\"听筒里传来何应钦特有的尖细嗓音:\"孝侯啊,明天参政会你就别来了,委座要听滇缅战况汇报。\"
子夜的档案室只有一盏绿罩台灯。于学忠翻到\"渝特字第43号\"卷宗,里面却夹着张嘉陵江码头货单。他突然听见档案架后有呼吸声,反手抽出钢笔——暗处走出个戴圆框眼镜的年轻人:\"家父是王以哲将军的军需官。\"
年轻人递来半张烧焦的电文纸,残余字迹显示\"...
...换防路线...
...民生路仓库...\"
朝天门码头的夜雾浓得化不开。于学忠看着穿警服的男人被逼到趸船边缘:\"张巡长,警备司令部的茶好喝吗?\"对方突然狞笑着扯开制服,腰间绑着的炸药管在月光下泛着冷光。
李振唐的枪先响了。落水声很快被江涛吞没。于学忠拾起漂在岸边的警帽,内衬用红线绣着\"忠义救国军\"的番号。远处海关钟声敲响三点,一艘满载桐油的货轮正缓缓驶向巫峡。
次日的军政联席会议上,军统代表慷慨陈词:\"...已击毙日伪特务十二人...\"于学忠注意到陈诚在笔记本上画了艘小船。散会时何应钦\"恰好\"与他并肩:\"孝侯昨晚睡得可好?重庆不比山东,夜里湿气重。\"说着递来盒福建蜜饯,\"尝尝,委座刚赏的。\"
走出军委会大门,卖花女孩扯住他衣角:\"先生买枝腊梅吧。\"花蕊里藏着纸条,只有八个字:\"邮车未炸,清单已易。\"
\"敌袭!倒车!\"副官李振唐扑过来按住他的肩膀。弹片噼里啪啦砸在车顶,街边裁缝铺的玻璃橱窗哗啦粉碎。于学忠透过硝烟看见半截血淋淋的手臂挂在电线杆上,那手指还在神经质地抽搐。
宪兵队的哨子声尖锐地划破长空。于学忠蹲在弹坑边缘,指尖捻起一片未爆的雷管残片。\"日本人的九八式引信。\"他低声对李振唐说,却瞥见两个穿中山装的男人正往公文包里塞弹壳碎片。其中一人他认识——军统特别行动组的钱耀祖。
\"于总司令受惊了。\"钱耀祖皮笑肉不笑地敬礼,\"这种脏活交给卑职就好。\"他皮鞋尖有意无意地踢了踢地上那滩血迹,暗红的液体顺着青石板缝隙流进下水道,像一条蜿蜒的小蛇。
中央医院走廊挤满了担架。于学忠在307病房找到唯一的幸存者——邮车押运员小王。年轻人左眼缠着渗血的纱布,右眼突然瞪大:\"他们往车里塞东西...穿警服的人...\"话音未落,门口闪过白大褂的身影。护士手里的托盘哐当落地,针管在瓷砖上滚出老远。
当夜值班记录显示:307病房患者因伤势恶化抢救无效。于学忠站在太平间门口,看着蒙白布的尸体被推进去,铁柜门合上时发出空洞的回响。
下半城的老茶馆里,说书人惊堂木一拍:\"且说那汪逆精卫...\"于学忠压低毡帽,坐在最角落的八仙桌旁。穿灰布长衫的药材商推过来一包龙井:\"邮车装的是滇缅公路的军火清单。\"他食指蘸茶水在桌上画了个鹰徽,\"美国人很恼火。\"
窗外报童吆喝着最新头条:\"民生路惨案系日谍所为!\"斜对面绸缎庄二楼,望远镜的镜片反光一闪而逝。
军事参议院的小书房里,于学忠用放大镜仔细比对两份《中央日报》。一份是午间版,称死亡9人;另一份晚刊却变成7人。他拉开抽屉取出手电筒,照着报纸夹缝处——油墨有被滚筒修改的痕迹。
\"查查失踪的两个人。\"他递给李振唐一张便条。副官刚转身又折返:\"参座,何部长电话。\"听筒里传来何应钦特有的尖细嗓音:\"孝侯啊,明天参政会你就别来了,委座要听滇缅战况汇报。\"
子夜的档案室只有一盏绿罩台灯。于学忠翻到\"渝特字第43号\"卷宗,里面却夹着张嘉陵江码头货单。他突然听见档案架后有呼吸声,反手抽出钢笔——暗处走出个戴圆框眼镜的年轻人:\"家父是王以哲将军的军需官。\"
年轻人递来半张烧焦的电文纸,残余字迹显示\"...
...换防路线...
...民生路仓库...\"
朝天门码头的夜雾浓得化不开。于学忠看着穿警服的男人被逼到趸船边缘:\"张巡长,警备司令部的茶好喝吗?\"对方突然狞笑着扯开制服,腰间绑着的炸药管在月光下泛着冷光。
李振唐的枪先响了。落水声很快被江涛吞没。于学忠拾起漂在岸边的警帽,内衬用红线绣着\"忠义救国军\"的番号。远处海关钟声敲响三点,一艘满载桐油的货轮正缓缓驶向巫峡。
次日的军政联席会议上,军统代表慷慨陈词:\"...已击毙日伪特务十二人...\"于学忠注意到陈诚在笔记本上画了艘小船。散会时何应钦\"恰好\"与他并肩:\"孝侯昨晚睡得可好?重庆不比山东,夜里湿气重。\"说着递来盒福建蜜饯,\"尝尝,委座刚赏的。\"
走出军委会大门,卖花女孩扯住他衣角:\"先生买枝腊梅吧。\"花蕊里藏着纸条,只有八个字:\"邮车未炸,清单已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