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6章 南山密谈-《东北军着名爱国将领于学忠》

  重庆的雾,比枪炮更令人窒息。

  于学忠站在南山半腰的观景亭内,远眺嘉陵江与长江交汇处的朝天门码头。雾气如纱,缠绕着山城起伏的轮廓,江面上的船只若隐若现,仿佛幽灵般穿行于混沌之中。

  \"参座,人到了。\"李振唐低声道,手指向山道尽头。

  一个头戴毡帽、身披灰布长衫的男子缓步走来,手里拄着一根竹杖,步履沉稳。他走近后,摘下帽子,露出一张棱角分明的脸——正是原东北军骑兵师长何柱国。

  \"孝侯兄,别来无恙。\"何柱国声音低沉,眼神却锐利如刀。

  于学忠微微颔首,示意李振唐警戒四周。山风掠过松林,沙沙作响,掩盖了他们的交谈声。

  \"汉卿有消息了?\"于学忠开门见山。

  何柱国从怀中取出一封密信,信纸泛黄,边缘已有磨损。\"上个月,他被秘密转移到了贵州修文县阳明洞。\"

  于学忠接过信,指尖触到纸张时,仿佛能感受到那潮湿阴冷的囚室气息。他展开信纸,上面只有寥寥数字:

  \"雪帅无恙,静待春雷。\"

  \"雪帅\"——这是张学良旧部的暗号。

  \"军统的人盯得很紧,\"何柱国低声道,\"连陈诚都不知道具体位置。\"

  于学忠沉默片刻,将信纸凑近烟斗,火苗舔舐纸角,灰烬飘散在风中。

  \"重庆不是山东,\"他缓缓道,\"在这里,每一步都可能踩进陷阱。\"

  两人沿着山间小径缓步而行,李振唐远远跟在后方,警惕地扫视四周。

  \"还记得松花江畔的骑兵演习吗?\"何柱国忽然开口,嘴角浮现一丝笑意。

  于学忠目光微动,记忆如潮水般涌来。1928年,东北易帜前夕,张学良召集麾下将领在松花江畔举行大规模演习。彼时的东北军兵强马壮,骑兵冲锋时,铁蹄震得冰面咔咔作响。

  \"那年冬天,你带着骑兵团迂回包抄,差点把我的指挥部端了。\"于学忠淡淡道。

  \"可惜最后还是被你识破,\"何柱国摇头,\"你让工兵在冰面上凿洞,我的战马差点陷进去。\"

  两人相视一笑,却又很快收敛。昔日的辉煌已成过往,如今的东北军早已支离破碎。

  \"军统在清理旧部,\"何柱国压低声音,\"上个月,王以哲的弟弟在武汉失踪了。\"

  于学忠眼神一冷。王以哲——西安事变后被激进派杀害的东北军将领,他的家人竟也难逃清算。

  \"他们怕我们抱团,\"于学忠冷笑,\"可如今国难当头,还在搞内斗。\"

  何柱国沉默片刻,忽然从怀中掏出一枚铜制怀表,递给于学忠。

  \"这是汉卿当年送我的,现在交给你保管。\"

  于学忠接过怀表,掀开表盖,里面嵌着一张泛黄的照片——年轻的张学良一身戎装,意气风发。

  \"若我有不测,\"何柱国声音平静,\"至少这东西不能落在军统手里。\"

  行至半山腰一处凉亭,两人停下歇脚。远处传来隐约的钟声,是南山寺的僧人在敲钟祈福。

  \"山东那边怎么样了?\"何柱国问。

  于学忠摇头:\"鲁苏战区伤亡惨重,鬼子扫荡越来越狠。\"

  \"听说你和八路……\"

  \"合作过,也摩擦过,\"于学忠打断他,\"但打鬼子的时候,枪口一致对外。\"

  何柱国点头,忽然压低声音:\"戴笠最近在查你和他们的联系。\"

  于学忠冷笑:\"他查不到什么。\"

  \"别大意,\"何柱国目光凝重,\"钱耀祖已经盯上你了。\"

  钱耀祖——军统安插在军事参议院的眼线,表面恭敬,实则阴险狡诈。

  \"我知道,\"于学忠淡淡道,\"他翻过我的档案,还在我书房装了窃听器。\"

  何柱国眉头一皱:\"那你今晚还约了美国武官?\"

  \"假的,\"于学忠嘴角微扬,\"我真正要见的是资源委员会的人。\"

  何柱国先是一愣,随即恍然:\"炸药原料?\"

  于学忠点头:\"山东的游击队需要这个。\"

  两人对视一眼,心照不宣。

  下山时,天色已暗。雾气更浓,山道上的石板湿滑难行。

  \"孝侯兄,\"何柱国忽然停步,\"若有一日,你我必须做出选择……\"

  于学忠没有回答,只是望向远处雾中的山城灯火。

  \"我只会选对得起东北三千万父老的路。\"

  何柱国深深看了他一眼,戴上毡帽,转身消失在雾中。

  李振唐快步上前:\"参座,回城吗?\"

  于学忠点头,忽然瞥见山道旁的树丛微微晃动。

  \"有人跟踪,\"他低声道,\"绕路走。\"

  两人改道而行,穿过一片竹林,迂回至山脚。江边的码头上,一艘小渔船静静等候。

  船夫是个满脸皱纹的老汉,见到于学忠,微微颔首:\"长官,走水路安全。\"

  于学忠登船,李振唐紧随其后。渔船悄然离岸,融入夜色中的嘉陵江。

  江水幽深,雾气弥漫。

  远处,南山隐没在黑暗之中,仿佛从未有人来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