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9章 纳征-《侯府小丫鬟》

  直至天黑,一直在门外候着的德顺远远瞧见街头有辆马车行来。

  “快,近些去瞧瞧,可是许家的马车。”德顺忙吩咐门房跑去瞧瞧。

  德顺原是林定山身边的长随,林家换了大宅子,添了不少下人,德顺便成了前院管事。

  门房忙跑着去瞧,只一小段路,便折返回来。

  “管事,是许家的马车。”门房喊道。

  “你在此处迎人,我进去禀报老爷。”说罢,便往二门去。

  德顺刚到二门,便瞧见李妈妈。

  “李妈妈,快去禀报老爷夫人,公子回来了。”

  “哎,好。”李妈妈闻言,忙往正屋去。

  林家众人皆在正屋等着。

  德顺与李妈妈传报之时,许或与林岁康也到了门口。

  林岁康下了马车,与许或拱了拱手,便往院中去。

  “师弟,不请为兄进去坐坐么?”许或看着林岁康匆忙往家去,笑着道。

  林岁康脚步一顿,转头看向许或。

  “康未请师兄入内用茶么?”

  随即,他看了眼天色,拱手道:“今日天色已晚,实有不便。改日,康再请师兄吃茶。”

  二人正说着,林定山等人便迎了出来。

  “康儿。”

  张慧娘一把拉住林岁康,左看右看,见他安然无恙,才彻底放下心来。

  “林叔、慧姨。”许或拱手行礼,又转身同林岁安林岁喜点头示意。

  “贤侄,今日劳贤侄照看康儿,快请进。”

  林定山见林岁康无事,便笑着请许或入内。

  “阿爹,今日天色已晚,师兄也劳累了一日,便先叫师兄归家好生歇息。改日,康再宴请师兄吧。”

  林定山怔愣一瞬,一时间不知该不该请许或入内。

  张慧娘略带尴尬地笑了笑,“康儿说得对,今日天色确实晚了,贤侄早些回去歇息。改日婶子置了席面儿,再谢贤侄。”

  张慧娘倒是没有旁的意思,只是家中有两个未出阁的姑娘。

  许或虽与安儿定了亲,但好歹没过门儿。白日还好,现在天已黑尽,请他入府总归有些不妥。

  林定山五大三粗,只想着应当谢谢许家小子,哪想到这些细致之处。

  许或也知今日天晚,不适合登门,便道。

  “林叔,今日天晚,小侄也要归家去,还有些事务要处理。改日,小侄再上门拜访。”

  “好,也好。”林定山尴尬地笑了笑。

  许或拱手,转身便离去。

  林家众人回了正屋,林岁康才将今日入宫之事细细讲来。

  果真是因着盐铁之策召了林岁康入宫。

  “我国盐铁之事犹如沉疴,拖宕日久。康此前便与老师谈论过此事,也查阅过不少历史,看过许多关于盐铁的书籍 ,作过两道策论。只是康所言之策终究浅显,今日在文华殿,圣上只问了康之名姓,和几个问题。便与诸位大臣探讨如何与民分利,如何轻税严管,其中许多问题也随之而来。那些,都是康所思虑不周之处,吾不足之处,多矣。”

  林岁康放下茶盏,缓缓道。

  今日,入宫大半日,他不敢多饮多食,担心圣前失仪。

  这会儿归家才好好喝了两盏茶水。

  “你还未入仕,能提出分利于民,轻税严管之策已是难得。许多由此而滋生的问题,不仅要深入民间,知晓民愿,还要在官场上混迹多载,揣摩圣心,方能周全。”

  林岁安看着林岁康,轻声安抚他。

  “今日,你在圣上面前留了名,后年春闱,只要你榜上有名,名次想来便不会低。于你而言,是大好事。且以后的路还很长,你有许多时间去学习、揣磨你不明白之事。此回,能知晓自己不足之处,也是好事。”

  林岁康神色微敛,起身拱手道:“谢阿姐教诲,康明日便去拜访老师,潜心学习,虚心讨教。”

  张慧娘虽不懂什么盐铁之策,但也能大概听明白林岁康此回入宫是好事。

  “你姐姐说得对,你才多大,那些当官儿的年轻时兴许还不如你,咱们再学便是。”

  林岁安点点头,阿娘说得也没错。

  林岁康如先前般回了程府,林岁安依旧在铺子、庄子之间往返。

  京中又有几户首饰铺子想要林岁安作坊中的货,林岁安皆未应允。

  不过,却有徐州的商人找上门来。

  徐州离着京都不远,来回不过十来日,想来是京都中时兴的首饰传到了徐州去。

  就好似玄宝阁,每日都有不少行商排队去玄宝阁抢购首饰。再运到别的州府去卖,价格还能涨不少。

  林岁安想去徐州瞧瞧,且京都到徐州,都是陆路,来回也只要十来日。

  即便冬日寒冷,也不耽搁。

  只是如今离着许或上门下聘之期,只有几日。只好再等等,她才好出远门。

  纳征之日很快到来。

  林家早早便给亲友下了请帖,众亲友相携上门贺喜。

  许或带着正使兵部侍郎、副使礼部郎中,及一众载着聘礼的马车登门。

  十几辆马车堵在永顺街的巷子里,引得不少邻里百姓驻足。

  林定山与张慧娘身着簇新的锦衣,站在门口迎客。

  见许或等人前来,林定山与张慧娘将众人迎进院中,入了正屋。

  “承事郎之长女、安人林氏,受圣上旨意,施于禁军副使许或。今许氏率循彝典,有不腆之币,某兵部侍郎严正将事,敢请纳成。”正使兵部侍郎严正拱手朗声道。

  林定山与张慧娘端坐上首,看着一抬又一抬抬进来的聘礼,都有些瞠目结舌。

  但今日她俩作为主家,生生收敛住神情。

  十分端庄的拱手回礼道:“承蒙皇恩,荷君厚意,礼重情殷,敢不拜受。”

  随即,两边之人便热闹起来。

  林岁安坐在自己闺房中,今日是她的纳征之日,她也不好去前头宾客众多之处抛头露面。

  便拿了本书在手中,随意翻看了几页,却一个字都未看进去。

  “阿姐,阿姐。”林岁喜避过那些宾客的视线,提着裙摆,小跑着进了林岁安的屋子。

  “何事如此?”林岁安抬手命兜儿给林岁喜倒了杯茶水。

  “阿姐,你知晓,你那许公子带了多少礼来下聘么?”

  林岁喜将茶水一饮而尽,缓了口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