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6章 送亲-《侯府小丫鬟》

  来迎亲的,除了穿着红绿相间的大花衣裳,头上戴着朵大红色绢花的媒婆。还有两名唢呐手,两名鼓手,八个打着贴着喜字红灯笼手执彩旗的灯手、执旗手。

  另还有林改家请来的族中长辈、全福太太、与林改交好的几位同僚和族中好友。

  林改骑着高头大马走在最前方,随后便是唢呐手、鼓手、灯手、执旗手。

  媒婆和全福太太满脸喜色地走在喜轿旁,另还有春鸢自己买的一个年岁不大的小丫鬟随行在另一侧。

  众人皆穿着簇新的衣裳,腰间绑着大红绸布。

  林岁安则坐着一顶青色小轿,跟在花轿后,身后便是抬着春鸢嫁妆的抬夫。

  一大群人,吹吹打打地走在街上。

  沿途不少小孩儿来拦着花轿要喜糖吃。

  林改的同僚充作撒喜童子,将用红纸包裹着的喜糖丢到人群中,叫那些孩子们哄抢。

  每撒一次,便欢呼声一片。

  林改家离着平宁侯府并不远,哪怕迎亲队伍敲锣打鼓地在街上多绕了一圈儿,也不过两三刻钟便到了林改家。

  “新娘子来咯,新娘子来咯。”

  在一阵欢呼声中,爆竹声接连响起。

  随着媒婆扯着嗓子的一声“落轿。”喜轿在大门口停下。

  林改先翻身下马。

  媒婆掀了喜轿帘子,随行的丫鬟将春鸢扶了出来。

  春鸢心如鼓擂,红盖头罩在她头上,她只能瞧见自己脚下的方寸之地,心中颇为紧张。

  随即,一条大红的红绸递到春鸢手中。

  林改握着另一端,轻轻拽了拽手中的红绸,春鸢知道是林改,心莫名安定了下来。

  她稳了稳心神,放轻缓步伐,跨过火盆,马鞍,在一众起哄声中,随着媒婆的引导进入正堂。

  林岁安的小轿在一旁停下,随即有个林家的族亲婶子来将她迎出,客气又热情地将她带着到正堂观礼。

  正堂正上方,七祖奶奶端坐在右侧,桌案上还摆放着林改爹娘的牌位。

  林岁安寻了一处好位置,听着媒婆口中源源不断的吉祥话,看着林改同春鸢牵着红绸步入正堂。

  “一拜天地。”

  “二拜高堂。”

  “夫妻对拜。”

  随着最后的“送入洞房。”

  在一片起哄声中,一众人围着两位新人往东厢的新房去。

  哄闹了一阵,知客驱散了围在新房处的众人,将宾客们请入席。

  先前来接林岁安下轿的婶子寻到林岁安,将她请入主桌。

  主桌上坐的,皆是与林改家交好的女性亲长,包括来接林岁安下轿的那位婶子。

  林岁安挨着那婶子坐着。

  “这是新娘子的妹子,今儿来送嫁,也是老封君屋里得脸儿的人。”那婶子热情地向同桌的大娘婶子们介绍林岁安。

  说罢,又对林岁安道:“姑娘,我是林改那小子的隔房婶娘,算是与他最亲的叔婶。我娘家姓袁,你叫我袁婶子就是。”

  与林改家交好的林家族亲大多都是家境与林改家所差不大,家中儿孙在京都谋了个小职位,才靠着侯府在京都安家的小官之家。

  同桌的大娘婶子知道林岁安是老夫人跟前得脸的人,态度都更和蔼了两分。

  都热情地招呼她多吃些。

  袁婶子还专门拿了双崭新的筷子给林岁安夹菜。

  望着碗里堆得高高的菜肴,林岁安很想落荒而逃。

  只是这样的场合,并不允许她如此,只好端起碗埋头苦吃。这一大碗,可是接近她两顿的饭量。

  林改在新房中待了片刻,便出来敬酒。

  所过之处,席间欢腾一片。

  宴席过后,林岁安瞧着天色不早,同七祖奶奶和袁婶子等人告了别,又与春鸢的丫鬟说了声,便起身离开。

  林岁安没有耽搁,乘着来时的小轿回了平宁侯府。

  入了松鹤堂,先去拜见老夫人。

  正屋里,府上的几个姑娘也在,正陪着老夫人说笑。

  因二姑娘林漪即将出嫁,四姑娘林沛和五姑娘林淑也皆定下不错的亲事。等上头的姐姐出阁后,等不了两年,她们也即将嫁为人妇。

  老夫人便开口叫三个姑娘先停了学业,几姐妹好好玩乐些时日。

  三位姑娘在府中,不是办花宴,便是开诗社,或是邀了相好的小姐妹去京郊的庄子上踏青郊游。

  其余时间,大多都陪着老夫人或是自己的双亲。

  见林岁安回来,老夫人便问她今日春鸢婚礼上的事儿。

  林岁安捡了有趣儿的说了些。

  老夫人点点头,她身边嫁出去的丫鬟不少。与春鸢她们差不多入府的那些丫鬟,如今还留在她身边的就只有青蔻和红藤二人。

  青蔻的婚期已经定下,离着出府的时间也不远。

  而红藤,她也已经快二十五,若不是执掌着老夫人的库房,老夫人嫁妆铺子上的账也都要经过红藤之手,是老夫人真真离不得的人,怕是也已经嫁为人妇。

  老夫人思量了许久,才将红藤的亲事定下。

  红藤的未来夫家,是老夫人的陪房,在府外掌管着老夫人嫁妆铺子的大掌柜的儿子。

  那大掌柜姓徐,一家深得老夫人信任,陪房的原是徐大掌柜的爹娘和徐大掌柜本人。

  后来他爹年岁大了,老夫人便将他提为了大掌柜。

  现在的徐大掌柜也已经四十好几,有一子一女,儿子也才二十出头,年岁上比红藤还要小些。

  只是徐大掌柜的儿子为人老实本分,在经商一道上天赋平平。

  老夫人又实在信任徐大掌柜一家的品性,便想着将红藤嫁给徐大掌柜儿子,叫徐大掌柜好好栽培红藤。

  儿子不行,便给他个好儿媳。

  儿媳栽培好,以后的大掌柜明面上是徐大掌柜的儿子,实际上是她信重的红藤。

  这可是双赢的好事。

  老夫人将自己的决定与红藤说了,红藤抿了抿唇,按耐住心中的激动,垂首福身道:“奴婢听老夫人安排。”

  她既不似青蔻春鸢有心仪的男子,也对未来的夫君没有任何幻想。

  且那徐大掌柜的儿子年岁上还比她小两岁,算是她占了些便宜。

  更重要的,老夫人说,以后叫徐大掌柜教她经商之道。

  到时候,老夫人在府外的几十家陪嫁铺子皆由她掌管。

  思及此,红藤觉得自己的心,跳得无比快。

  她精于盘算,老夫人的库房被她打打理得井井有条,无论进出都没有丝毫差错。

  她也替老夫人去查过庄子铺子,那徐大掌柜她也见过,是她钦佩敬仰之人。

  嫁给与徐大掌柜的儿子,她没有什么不愿意。

  且在这松鹤堂的库房中,哪里有在外面快活。

  虽还是奴籍,但是那广阔的天地好似就在红藤眼前。

  老夫人将她和徐大掌柜儿子的婚期定在今年冬月二十八,手中的一应事务要尽快交给春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