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指挥使-《从边军小卒砍到封疆并肩王》

  不多时。

  尘烟滚滚中,杨承等人看清了来人的身影,无不松了口气。

  “不是戎金蛮子,是咱们自己人,估计是来支援的。”

  刘千军彻底放松了下来,接连爆发战事,就算有杨承于此坐镇,只怕也扛不住,担心军卒们内心承受不了,短短时间内爆发的战斗太多了!

  杨承眯了眯眼睛。

  那位为首的将领甲胄不简单,隐隐中闪烁金辉,显然在大周军官中的地位不低。

  “那人是?”

  杨承并不熟悉此人,转头问向刘千军。

  刘千军此刻也彻底瞧见对方面容,大惊失色起来,道:“速速下马……是指挥使来了!”

  “指挥使?”

  杨承都愣了一瞬。

  在大周的军官体系中,指挥使可是正四品的大官,领万人以上的大军,在北境这块地界,可谓是位高权重!

  所有骑兵下马,杨承也赶忙学着他们的模样。

  片刻后。

  一支上千军容整齐的骑兵营奔袭而来,迎面便是肃杀之气,这绝对是一支精锐之师!

  杨承甚至可以确定……绝不逊色于戎金骑兵,可以势均力敌!

  指挥使,齐统武大概三十多岁的模样,面容线条硬朗,身材壮硕颇为威武。

  一看武力就不低。

  杨承很是疑惑……他觉着大周军卒似乎并没有他想象中那么差劲,可为何会在戎金蛮子面前,溃败到那等境地?

  百姓们都将其妖魔化!

  难不成是统帅不行?

  不对……自从魏无忌领兵坐镇北境后,局势倒是平稳了不少,诸多布置让戎金人一时间也攻不进来。

  杨承一时间想不明白。

  “拜见指挥使!”

  刘千军为首的一众军卒纷纷行礼。

  杨承混在其中,拱手做辑。

  齐统武环视一圈,面色淡漠,“关河呢?”

  刘千军露出几分苦涩,“关统领于先前一战中,身中两箭依旧奋勇杀敌,而今正值危急时刻,还在救治之中。”

  “戎金蛮子来了多少人了?”

  “百余人,由一位千夫长统率。”

  “你们将他们杀退的?”

  齐统武一听对方来了百余人,脸上的淡漠化作了一丝哑然。

  上次关河来了,说他们威武营以两百多人歼灭了戎金百余骑兵,他本非常不愿意相信,但是亲眼看到那些头颅之后,也只能认可这份战功。

  不过又因王员外通敌卖国一事,关河想要让这件事让由北军出面担下来,故而便以战功作为抵扣。

  通敌卖国一事事关重大,即使证据确凿,但幕后真凶尚未浮出水面,贸然承担下来这件事,必然会被那幕后之人盯上,届时……即使是镇北军也将受到影响。

  如今大周朝廷之上的那些文官们是人是鬼,任谁也辨不清,镇北军发现有人通敌卖国,可不得被那些人视作威胁?

  可以说……担下这件事,光是威武营立下来的功劳,可派不上什么用场,若不是镇北军统帅魏无忌痛恨卖国贼,换做是别人来,保不齐就将威武营卖出去……

  “是,此次战役杨天昭杨总旗当属头功,若不是他率军支援,只怕我们威武营仅剩下的二百人,也要全军覆没!”

  刘千军倒是个不贪功的,连忙在齐统武面前举荐了起来。

  其余军官、士卒纷纷附和起来。

  他们可以说欠了杨承两条命,此时不为他请功更待何时?

  齐统武的目光下意识落在杨承的身上,他虽然不知道将士们口中的“杨天昭”到底是何人,但是他却近乎肯定,绝对是那位手持墨黑长枪的年轻男子!

  他有这种气质!

  杨承对上齐统武的眼神,不卑不亢道:“末将杨天昭,拜见指挥使大人!”

  不论是标下,还是末将,对于杨承而言都是适用的。

  齐统武认真的打量杨承,突然轻笑道:“所谓英雄出少年,你小子接连两次杀退戎金蛮子,此等勇武可堪一用,统帅将你保下来倒也不亏……未来或可成为我镇北军中的中流砥柱!”

  这样的夸赞不可谓不重,镇北军中的中流砥柱,就是掰着手指头数那都是数的过来的!

  不过,杨承确实也担当得起,毕竟现在的局面,不论是军中还是在百姓们的心里边,对于戎金人都是惧怕的,往往都是付出五比一甚至是十比一的代价,方才能够与戎金人抗衡。

  而到了杨承这边,却仿佛反转了过来,利用威武营二百余人,便能够歼灭两次戎金人的百骑队!

  这样的战报,无异于能够提升镇北军的士气,减少军卒们对于戎金人的畏惧!

  “指挥使说笑了,我可担当不起。”

  杨承故作谦虚道。

  齐统武笑了笑,没将这话放到心里面去,杨承上次歼灭戎金蛮子百余人,还抄了王府,俨然是进入了统帅的视线内,让他好好关照一二,看看是否能够培育成材。

  他们大周,目前最缺的就是能打仗的将领。

  “你很不错,无需谦虚……你上一次的军功与那件事抵消,这一次又立下功劳,你说说我该怎么赏你?”

  齐统武是杨承的直系上级,他有权利对自己进行调度。

  杨承当然不会在这件事情上推辞,他立功不就是为了掌权么?

  只有依靠与戎金王朝之间的战争,不断的发展自己,他才有机会率军杀入皇都,以报心头之恨!

  “禀报指挥使……我别无所求,只愿多杀戎金蛮子,以报我父兄之仇!”

  “你父兄死于戎金蛮子的手上?”

  “是!”

  杨承坚定道。

  他倒是没有说谎……自己的父亲、兄长被派遣支援先前的镇北军,可不知因何缘故,五万大军全军覆没,几个哥哥全部死在了那次战争之中。

  而祖父在听到这个消息之后,气急攻心,一口气没倒腾过来,也薨了。

  整个国公府一夜之间彻底没落。

  虽然这件事过去很久,但与戎金人之间的仇恨早已经结了下来。

  “可否许我多率领一些军卒?我也可多杀一些戎金蛮子!”

  杨承图穷匕见,他说这些的目的,就是让齐统武能够允许自己升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