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朱元璋痛彻心扉,是朕错了!-《盘点历朝败家子,嬴政老朱气疯了》

  【建文三年,二月初九。】

  【这场靖难之役,已经开始进入第三个年头。】

  画面中,朱棣立于一座山头之上。

  面前,是密密麻麻的新坟。

  这些,都是之前死伤的燕军将士。

  因为两场失败的缘故,许多人尸骨无存,只能以衣冠冢的方式下葬。

  朱棣深吸一口气,脱去外袍。

  “诸位兄弟,是俺朱棣对不起你们。”

  “俺有罪,当和你们一起下去。”

  “但俺还不能死,俺要为你们复仇!”

  朱棣高举手中刚脱下来的外袍。

  “以此袍替俺,下去和你们相聚。”

  “等俺灭了南军,夺了天下,将来再和你们相会!”

  朱棣的袍子,在张玉的墓碑前熊熊燃烧起来。

  朱棣身后,数万燕军将士沉默地看着这一幕。

  他们每个人的眼中,都有火焰在燃烧。

  【二月十六日,朱棣抵达战场。】

  【盛庸驻兵二十万于山东德州,吴杰、平安驻扎在真定。】

  【经过一个月的相互试探,三月二十日,燕军探知盛庸在夹河驻扎,于是驻扎在距对方四十里的地方。】

  【三月二十日,燕军大举进攻夹河明军。】

  画面一转,已经是两军交战的战场。

  明军方面,盛庸下达命令,以无数盾兵举盾在前,众多火枪手聚集在后。

  朱棣纵马奔驰,直接进入明军火枪手射程之中,一路观看明军阵地布置。

  这个大胆的行为,直接把明军众将气得不轻,纷纷要求火枪手开火,把朱棣打成筛子。

  盛庸严词拒绝,并强调:“再提伤燕王者,斩首!”

  侦查完毕之后,朱棣下定决心。

  “南军左翼较弱,先攻左翼!”

  旋即,朱棣率领一万骑兵和五千步兵,直扑南军左翼。

  盛庸不敢怠慢,立刻调兵遣将,进行迎击。

  砰砰砰!

  火枪手激射,烟尘四溅。

  燕军骑兵纷纷落马。

  但此时的火枪,质量较差,发射时间也长。

  是以,燕军在付出一定代价之后,依然还是冲到明军阵地前方。

  一匹又一匹的战马,直接凶猛地撞击在巨盾上。

  一时间,人仰马翻。

  明军盾兵勉力维持。

  又从盾阵之中伸出长枪,疯狂捅刺燕军骑兵。

  鲜血喷溅,到处都是刀光剑影和喊杀声。

  燕军如同潮水,一次次地撞击明军阵地。

  明军如同海边巨石,一次次的抵挡着潮水的冲击。

  双方伤亡人数都在急速上升。

  大秦世界之中,秦始皇摸着下巴,露出思索表情。

  “明军这火枪,威力很强啊。”

  一旁的蒙毅沉声开口:

  “而且这火枪还有一个非常好的优点,就是无需臂力!”

  冷兵器时代的远程武器,无论是弓还是弩,对射手的身体素质要求都很高。

  弓手,得将弓拉成满月,这需要强大的爆发力;同时还要在一场战争之中多次发射弓箭,这又需要持久的耐力。

  弩的威力更大,因此给弩机上弦的时候,就需要更强悍的爆发力和耐力。

  弓弩手这种对身体素质的变态要求,导致即便是一统天下的大秦,军队之中也只有不到一成的人能成为弓弩手。

  但,火枪手就不一样了。

  经过这段时间的观看,大秦君臣看得清清楚楚。

  火枪手只需要装填子弹和火药,然后举枪发射就行。

  甚至都不用要求什么射击精确度,因为敌人从正面铺天盖地而来,只要瞄准有人的地方发射,就肯定能命中。

  扶苏也回过神来,振奋道:

  “若是有了火枪,岂不是大秦军队之中人人都能成为火枪手?”

  秦始皇第一次激动了。

  人人都能成为火枪手,人人都能在远距离杀敌。

  这样一来,大秦军队的战斗力,何止提升十倍?

  秦始皇猛然转头,看向一旁刚刚抵达的工匠们。

  “尔等必须要尽全力研究这火枪的制造,你们想要什么资源朕都给你们,必须用最快的速度,把它给朕制造出来!”

  不仅仅是秦始皇,几乎所有在观看视频的皇帝们,都提出了同样的要求。

  火枪这种热兵器,对于这些冷兵器时代的华夏皇帝们来说,简直就是打开了一扇崭新的大门!

  视频继续播放着。

  朱棣数次冲锋,未果。

  就在此时,燕军也全面出动,配合朱棣,吸引其他方向明军的注意力。

  燕军大将谭渊,性如烈火,大呼酣战。

  “南人,给俺死来!”

  谭渊挥舞着大斧,每一斧下去,都能带走至少一个明军士兵性命。

  一声冷喝传来。

  “谭渊修的猖狂,庄得在此!”

  一杆长枪刺来,抵住谭渊。

  双方激烈厮杀。

  谭渊大开大合,如猛虎下山。

  庄得灵动躲避,如恶狼扑食。

  谭渊所部疯狂进攻,庄得所部渐渐不敌。

  谭渊大笑。

  “庄得小子,你也算个好汉,死了俺会给你留个全尸下葬!”

  庄得奋力抵挡,怒吼道:

  “燕贼,我便是死,也要拖你垫背!”

  便在此时,一支新的生力军杀来。

  两人同时转头,随后脸色皆变。

  杀来的这支生力军,是明军!

  瞬间,原本占据上风的谭渊所部燕军,被明军重重合围。

  谭渊心知不妙,大吼道:

  “撤退,俺来殿后!”

  庄得大叫道:

  “今日,一个燕贼都走不了!”

  双方激烈厮杀,两刻钟后,燕军终于脱离战场。

  庄得大口大口地喘着气,视线死死盯着谭渊。

  谭渊身体如山岳停滞,露出一丝笑容。

  “小子,不错,俺……”

  谭渊没能说完这句话,身体就砰一声倒了下去。

  庄得看着谭渊的尸体,沉默不语。

  此刻的庄得,心中并无任何快意,只有怅然。

  庄得走上去,轻轻抚过谭渊的双眼,口中喃喃自语。

  “大家都是大明人,为什么要自相残杀呢?”

  “若是能和你一起在战场上征讨瓦剌鞑靼,该多好啊!”

  看到这里,大明世界皇宫之中,朱元璋也发出了一声深沉地叹息。

  “是啊,为什么要自相残杀呢?”

  庄得,谭渊,还有无数的燕军、明军。

  他们都是大明的好男儿,心中都有一腔热血。

  他们本该一致对外,去征讨瓦剌、鞑靼、交趾等等,所有不服大明的异族。

  可现在,他们却在朱元璋的面前,自相残杀。

  朱元璋很心痛。

  痛到无法呼吸!

  朱元璋虎目如电,盯着朱棣和朱允炆。

  “老四,允炆,你们来告诉朕,这究竟是为什么!”

  朱棣脸色中带着几分羞愧,但还是咬着牙开口。

  “父皇,儿臣只是不想死而已,难道这也有错吗?”

  朱元璋默然。

  朱允炆深吸一口气,沉声道:

  “孙儿只是想要当一个真正的皇帝,一个不需要被任何藩王掣肘的皇帝!”

  “皇帝本该至高无上,本该像皇爷爷一样号令天下莫敢不从。”

  “凭什么皇爷爷能获得的权威,孙儿就不行?”

  “凭什么皇爷爷一纸诏书就能让藩王景从,孙儿当了皇帝却要对这些藩王客客气气,有商有量?”

  朱允炆也是豁出去了。

  随着视频的播放,朱允炆心中的危机感越来越强烈。

  必须得说一些真心话,必须得想办法打动朱元璋!

  朱元璋闻言,不由默然。

  是啊,老四想活命,不想被活活烧死在王府之中,难道有错?

  允炆想要当一个和朕一样号令天下的皇帝,难道有错?

  他们都没错,所以,只能是……

  “是朕错了。”朱元璋平静开口。

  这句话说出来,大殿之中所有人都震惊了。

  朱元璋平静道:

  “朕原本想着,设立藩王,能保障朝廷安全,还能让朱家旁支世世代代为长房效力。”

  “但,朕错了。”

  “权力这种东西,本该独属于皇帝,就不应该有任何人能挑战皇帝的权威和地位。”

  “分封藩王,就是错的!”

  朱元璋的这番话,听在诸位藩王心中,无疑掀起了惊涛骇浪。

  宁王朱权忍不住道:

  “父皇,可您在制定藩王政策的时候说过,这是祖制啊!”

  朱元璋看了一眼朱权,嘴角微微掀起。

  “朕,是大明太祖。别人不能改这个祖制,朕能!”

  朱元璋站了起来,看着面前的大明群臣,缓缓开口。

  “朕意已决,从今日起,废除藩王分封制度!”

  “所有藩王,从今往后必须居住在京师之中,不再掌控任何权力。”

  “所有藩王府的护卫,不得超过一百人。”

  “所有藩王,非皇帝亲自下旨,不得领兵,更不得出任地方官职!”

  朱元璋的话,犹如炸雷一般,在大殿之中回荡着。

  大明开国以来,坚持了二十多年的藩王分封制度,彻底结束了。

  朱棣也傻眼了。

  朱元璋收回了藩王们的所有权力,那将来朱允炆登基,朱棣等人哪里还有一点反抗的力量?

  朱棣正想开口反对,突然又回过神来。

  不对啊,既然我们这些藩王都没有任何权力了,对皇权够不成任何挑战了,朱允炆又何必要杀我们呢?

  等等!

  朱棣目光看了一眼金幕,心中大叫不妙。

  别的人,朱允炆或许是不会去杀。

  可金幕之中,朱棣发动了靖难,还把朱允炆的部队杀得落花流水。

  朱允炆看到这一幕,将来登基之后不会杀别人,却肯定会杀朱棣!

  朱棣感觉脖子凉飕飕的,心情苦涩无比。

  完了,全特么完了呀!

  视频画面之中,夜幕已经降下。

  一天的战事,自然已经结束。

  一身戎装的朱棣坐在帅帐里,语气同样十分苦涩。

  “谭渊,也死了?”

  朱能轻声道:

  “殿下,节哀!”

  朱棣默然无言。

  谭渊,也是朱棣麾下的亲信大将。

  虽不如张玉那般属于头号谋臣,但论地位在燕军武将之中也能排到前五!

  损兵折将,这是真正的损兵折将啊!

  朱棣猛然站起来。

  “俺待不下去了。来人啊,给俺调五百亲卫,俺要去侦查南军营地!”

  众人大吃一惊,纷纷开口劝阻。

  朱棣大手一挥。

  “怕甚?南军不敢伤俺,俺没什么可怕的!”

  当夜,朱棣率领亲卫们一路疾驰,在南军营地旁两里地扎营休息。

  夜色中,朱棣长久地注视着不远处的南军大营,良久没有说话。

  画面黑了下去,随后又亮起。

  朱棣被喊杀声惊醒。

  目之所及,到处都是明军士兵!

  被包围了!

  朱棣一点不慌,翻身上马。

  “儿郎们,跟俺冲!”

  朱棣第一个冲锋。

  正如之前所想,明军士兵不敢伤害朱棣,只能让开一条道路,眼睁睁地看着朱棣带队扬长而去。

  等朱棣诸人离去之后,一名明军将军猛然将手中长弓丢掷在地,愤愤开口。

  “这仗打得,真他娘的憋屈!”

  其他明军将士都没有开口,但从脸色来看,他们的想法都是一致的。

  大汉世界之中,刘邦一脸无语。

  “这朱允炆的脑子是从狗身上继承的?怎么会颁布如此离谱的旨意,不得伤朱棣分毫?”

  大汉群臣也是纷纷摇头。

  萧何道:

  “朱允炆死板到这种地步,被朱棣夺了天下也是活该了。”

  曹参也摇头道:

  “若我是朝廷之中的官员,碰到这种皇帝,只能选择挂冠而去,隐居山林。”

  同一时间,观看视频的其他王朝君臣,纷纷发出了类似的感慨。

  “战争岂能儿戏?朱允炆简直荒谬。”

  “难怪会被列为败家子,实在是看得让人无语。”

  “这朱允炆,真真不似人君也!”

  大明世界之中,朱元璋忍不住又看了一眼朱允炆。

  这孩子,一直以来锦衣卫都说挺好的呀。

  脑子也没坏啊。

  怎么就能做出这么离谱的事情呢?

  别人离谱也就算了。

  但你朱允炆是大明皇帝啊!

  皇帝这么离谱,那整个天下交给你治理,得乱成什么样子?

  朱元璋想到这里,脑海之中一个想法缓缓浮现。

  或许,朱允炆真的不适合当这个皇帝!

  朕,是不是应该找一个别人来替代他?

  朱元璋沉吟片刻,开口道:

  “来人啊,召朱允熥上殿!”

  朱允炆闻言,顿时脸色大变。

  相反,在旁边的蓝玉,则大喜过望。

  蓝玉和朱标的第一任太子妃常氏是亲戚,而常氏生了两个儿子,嫡长子朱雄英早夭,第二个儿子就是朱允熥!

  大殿之中,气氛顿时一变,所有大明臣子心思都活络起来。

  他们知道,陛下这是已经在考虑,究竟要不要让朱允炆继承大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