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首领叹气。
“君上。”亲信见状劝解道,“华夏族正遣人兴修道路,日后君上若想三小姐,也方便来探看。”
“既已许诺,那便这样吧。”崇首领又叹,“可这让吾如何与爱女交代?”
亲信眼珠急转,宽慰道:“三小姐聪颖且貌美,若得华君青睐,我们崇部落百年无忧矣。”
“此外,君上膝下无有公子,三小姐为族之大利,以身为质。”
“日后,君上若要将社稷交付于三小姐,部族上下定无二言。”
“爱卿言之有理。”崇首领转忧为喜。
三部落一路北上。
出了天门关后,再无交集,各自返回领地。
却说,大地上山岳为障,河流为碍。
中原诸侯与东夷部族之间,大军往返一次就要数月时间。
即便轻装简从的信使,自中原出发,赶赴东夷部族,亦得日夜兼程半月有余。
这天。
东夷战场上,一场争锋落下帷幕。
炎皇麾下士卒更加精锐,又一次打退了东夷族人。
但东夷部族虽不是敌手,却依靠沼泽、山脉,埋伏偷袭,节节抗击,给联军也造成了伤亡。
炎皇联军,中军大帐。
“炎皇,有南岳大使使者求见,说有要事汇报。”门外兵士朝里道。
“南岳?”炎皇蹙眉,语气不善道,“将那使者,乱棍打出大军营地!”
先前就是和骁来报,说有华夏族纠集九黎余孽,夺回了九黎部族的土地。
而他身为大使,非但未加阻拦,还任凭华夏族赶走了自己派遣的官吏。
致使九黎矿场再次沦为他族之手。
“炎皇。”有臣子拜言道,“既为要事,须容其通禀。”
“说不定,和骁大人已经收回土地也说不定。”
炎皇闻言,点了点头。
华夏族先夺走土地人口,后又给东夷族支援粮食。
若和骁当真讨灭了对方,他就可以原谅其先前按兵不动的过错。
南岳使者进帐迎着众多目光,心里惶恐之极。
“使者,有何消息还请通禀!”有大臣示意道。
南岳使者自知不妙,先扑通跪下。
“炎皇。”
“南部蛮夷之华夏族,会盟四十七路诸侯,为西部嘉、永二部裁决冲突。”
“今……今事已毕。”
“寡君遣小人通报皇者,请求决断。”
“砰——乓啷——”
一只酒樽重重摔在地上,滚落到帐角。
帐内臣子无一不面带惊异。
“汝所言,华夏族会盟四十七路诸侯?”
“裁决的还是西部之事?”
“那华夏族无皇命,诸侯如何肯听从征召?”
“那蛮族以丝绸宝物笼络诸侯,诸侯趋利为之。”南岳使者小心抬头,见主位上的人面色铁青。
“至于是西部之事,实有其中一方与华夏族颇为亲厚。”
“如今华夏族如何了?”炎皇冷冷的吐出几个字。
“华……华夏族依仗财富,笼络诸侯,寡君势单力薄,未敢轻动。”南岳使者伏着身子,不敢直视。
“好啊!”炎皇怒极反笑,“好一个未敢轻动。”
“上次失了九黎领地,和骁大使便说华夏族兵锋压境,恐生民涂炭,未敢轻动。”有臣子察言观色,忙出列道,“臣下以为,和骁身为大使,不行大使之职责。”
“任凭南部诸侯行僭越之举,而不加以征讨。”
“应当夺去其大使之封,另封他人!”
“炎皇。”又有臣下躬身行礼后,出言,“和部落世代为我部盟友,和骁不讨蛮夷,定有缘由。”
“缘由?臣下以为和骁存叛逆之心。”
“且看其纵容蛮夷夺走九黎土地,任其会盟诸侯而不加劝阻。”
“一派胡言!”
“若和骁有不臣之心,如何会遣使者来报?”
“照汝所言,至今未见西岳使者,莫非西岳大使亦有不臣之心乎?”
主位上炎皇听臣子各执一词,压着心头不快。
“和骁大使遣使汇报,请求决断,臣下以为不如暂且回师,先平南部之乱。”
“非也!如今东夷朝不虑夕,正是数代以来,其部族最为孱弱之际。正当一举折服之。”反对者道,“汝欲使吾皇置千秋功业于不顾?”
“东夷地处偏远,且其孤掌难鸣。”
“但华夏族先有夺地之举,又有僭越之行,恐其志不在小,不可轻视。”
“笑话!南部一蛮夷之族,偶得财货笼络诸侯罢了。”那臣子看向主位,“岂能因此等小事,放弃东征大业?”
“……”
帐内争论不休,炎皇起身拂袖而去。
暮色渐浓。
有兵士引几人,悄入盟军后方一处偏帐。
“炎皇正欲兴师问汝部族之罪,尔等如何敢来?”炎叔看着面前自称华夏族使者的几人,语气不善道。
“来人!将几人押去大帐,听候炎皇发落。”
一路披星戴月,受苏毅命而来的熊楠一听此言,吓得不轻。
忙跪下讨饶。
“大人,小人乃外族使臣,您莫非不好奇,吾等未拜会炎皇,反而先来拜见您吗?”
炎叔闻言,心头诧异,抬手止住卫士。
“为何?”
“吾族老弱妇孺皆知,您乃炎皇股肱,有匡扶天下之能,所以慕名来拜。”
“岂料您居然难容一言。”
“小子!”炎叔嗤笑道,“有什么话尽管道来,莫在吾面前摇唇鼓舌。”
“天下误会鄙族多矣。”熊楠哭丧着脸道,“今日见您怒容便知,您也被世人所误!”
“不知大人为何对鄙族如此敌视?”
“尔族胆敢暗中支援东夷,此罪便足以灭族!”炎叔如看死人一样看着熊楠,“何况尔等宵小趁炎皇分身乏术,先侵九黎,后会诸侯,真是好大胆!”
“大人所言种种,实乃误会!”熊楠再拜道,“请容一言!”
“鄙族首领久居南部,不知有中原诸侯,不闻炎皇之名,更不知东夷为何物。”
“小人等九黎族人南奔之后,鄙君才知天地之广阔。”
“鄙君有一爱姬,名曰乌泠。”
“等等?”炎叔打断道。
“大人猜的没错。”熊楠投去认同的眼神,“就是原九黎部族之一,乌部落的女人。”
“汝接着说。”
“君上。”亲信见状劝解道,“华夏族正遣人兴修道路,日后君上若想三小姐,也方便来探看。”
“既已许诺,那便这样吧。”崇首领又叹,“可这让吾如何与爱女交代?”
亲信眼珠急转,宽慰道:“三小姐聪颖且貌美,若得华君青睐,我们崇部落百年无忧矣。”
“此外,君上膝下无有公子,三小姐为族之大利,以身为质。”
“日后,君上若要将社稷交付于三小姐,部族上下定无二言。”
“爱卿言之有理。”崇首领转忧为喜。
三部落一路北上。
出了天门关后,再无交集,各自返回领地。
却说,大地上山岳为障,河流为碍。
中原诸侯与东夷部族之间,大军往返一次就要数月时间。
即便轻装简从的信使,自中原出发,赶赴东夷部族,亦得日夜兼程半月有余。
这天。
东夷战场上,一场争锋落下帷幕。
炎皇麾下士卒更加精锐,又一次打退了东夷族人。
但东夷部族虽不是敌手,却依靠沼泽、山脉,埋伏偷袭,节节抗击,给联军也造成了伤亡。
炎皇联军,中军大帐。
“炎皇,有南岳大使使者求见,说有要事汇报。”门外兵士朝里道。
“南岳?”炎皇蹙眉,语气不善道,“将那使者,乱棍打出大军营地!”
先前就是和骁来报,说有华夏族纠集九黎余孽,夺回了九黎部族的土地。
而他身为大使,非但未加阻拦,还任凭华夏族赶走了自己派遣的官吏。
致使九黎矿场再次沦为他族之手。
“炎皇。”有臣子拜言道,“既为要事,须容其通禀。”
“说不定,和骁大人已经收回土地也说不定。”
炎皇闻言,点了点头。
华夏族先夺走土地人口,后又给东夷族支援粮食。
若和骁当真讨灭了对方,他就可以原谅其先前按兵不动的过错。
南岳使者进帐迎着众多目光,心里惶恐之极。
“使者,有何消息还请通禀!”有大臣示意道。
南岳使者自知不妙,先扑通跪下。
“炎皇。”
“南部蛮夷之华夏族,会盟四十七路诸侯,为西部嘉、永二部裁决冲突。”
“今……今事已毕。”
“寡君遣小人通报皇者,请求决断。”
“砰——乓啷——”
一只酒樽重重摔在地上,滚落到帐角。
帐内臣子无一不面带惊异。
“汝所言,华夏族会盟四十七路诸侯?”
“裁决的还是西部之事?”
“那华夏族无皇命,诸侯如何肯听从征召?”
“那蛮族以丝绸宝物笼络诸侯,诸侯趋利为之。”南岳使者小心抬头,见主位上的人面色铁青。
“至于是西部之事,实有其中一方与华夏族颇为亲厚。”
“如今华夏族如何了?”炎皇冷冷的吐出几个字。
“华……华夏族依仗财富,笼络诸侯,寡君势单力薄,未敢轻动。”南岳使者伏着身子,不敢直视。
“好啊!”炎皇怒极反笑,“好一个未敢轻动。”
“上次失了九黎领地,和骁大使便说华夏族兵锋压境,恐生民涂炭,未敢轻动。”有臣子察言观色,忙出列道,“臣下以为,和骁身为大使,不行大使之职责。”
“任凭南部诸侯行僭越之举,而不加以征讨。”
“应当夺去其大使之封,另封他人!”
“炎皇。”又有臣下躬身行礼后,出言,“和部落世代为我部盟友,和骁不讨蛮夷,定有缘由。”
“缘由?臣下以为和骁存叛逆之心。”
“且看其纵容蛮夷夺走九黎土地,任其会盟诸侯而不加劝阻。”
“一派胡言!”
“若和骁有不臣之心,如何会遣使者来报?”
“照汝所言,至今未见西岳使者,莫非西岳大使亦有不臣之心乎?”
主位上炎皇听臣子各执一词,压着心头不快。
“和骁大使遣使汇报,请求决断,臣下以为不如暂且回师,先平南部之乱。”
“非也!如今东夷朝不虑夕,正是数代以来,其部族最为孱弱之际。正当一举折服之。”反对者道,“汝欲使吾皇置千秋功业于不顾?”
“东夷地处偏远,且其孤掌难鸣。”
“但华夏族先有夺地之举,又有僭越之行,恐其志不在小,不可轻视。”
“笑话!南部一蛮夷之族,偶得财货笼络诸侯罢了。”那臣子看向主位,“岂能因此等小事,放弃东征大业?”
“……”
帐内争论不休,炎皇起身拂袖而去。
暮色渐浓。
有兵士引几人,悄入盟军后方一处偏帐。
“炎皇正欲兴师问汝部族之罪,尔等如何敢来?”炎叔看着面前自称华夏族使者的几人,语气不善道。
“来人!将几人押去大帐,听候炎皇发落。”
一路披星戴月,受苏毅命而来的熊楠一听此言,吓得不轻。
忙跪下讨饶。
“大人,小人乃外族使臣,您莫非不好奇,吾等未拜会炎皇,反而先来拜见您吗?”
炎叔闻言,心头诧异,抬手止住卫士。
“为何?”
“吾族老弱妇孺皆知,您乃炎皇股肱,有匡扶天下之能,所以慕名来拜。”
“岂料您居然难容一言。”
“小子!”炎叔嗤笑道,“有什么话尽管道来,莫在吾面前摇唇鼓舌。”
“天下误会鄙族多矣。”熊楠哭丧着脸道,“今日见您怒容便知,您也被世人所误!”
“不知大人为何对鄙族如此敌视?”
“尔族胆敢暗中支援东夷,此罪便足以灭族!”炎叔如看死人一样看着熊楠,“何况尔等宵小趁炎皇分身乏术,先侵九黎,后会诸侯,真是好大胆!”
“大人所言种种,实乃误会!”熊楠再拜道,“请容一言!”
“鄙族首领久居南部,不知有中原诸侯,不闻炎皇之名,更不知东夷为何物。”
“小人等九黎族人南奔之后,鄙君才知天地之广阔。”
“鄙君有一爱姬,名曰乌泠。”
“等等?”炎叔打断道。
“大人猜的没错。”熊楠投去认同的眼神,“就是原九黎部族之一,乌部落的女人。”
“汝接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