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7章 此策甚妙-《谁懂,我一现代人在原始社会称帝》

  仪式结束。

  东夷首领才回自己宫室,便有部众押解族人求见。

  “此人犯了什么错?”东夷首领道,“吾早就有言,战时不同往日,一切要从重裁决!”

  “首领,他鬼鬼祟祟从外头回来,借口取水,却舍近求远。小人觉得可疑,便拷问一番,把他捉来见您。”

  听闻此言,东夷首领坐不住了。

  他最痛恨的就是吃里扒外的叛徒。

  被押解而来的小兵满脸恐惧。

  他没想到上头的兵长,因为自己离开太久起了疑心。

  “首领,小人……小人……”小兵脑袋伏在地上语无伦次,言不成句。

  数日前被俘,敌人许诺只要反叛,不但给他粮吃,还给他肉。

  已经数日食不果腹的他,看着眼前的食物,想也没想就应了下来。

  数日间,他往返两边报信都无人注意。

  今天刚一回来,就被众人按住。

  “敌人许你什么好处,让你背叛宗族部落?”东夷首领怒火中烧,看着小卒,眼中杀意不加掩饰。

  “首领大人,当日小人实在饿的受不了……”

  “小人后悔……夜里做噩梦都是被族人发现的场景。小人……这些天总想,为什么没被杀死,而是被俘虏。”

  地上跪着的人缓过神来,念叨着反叛的始末。

  “叛贼!”身侧同样跪着的兵长,起身抽了小兵一巴掌,“你都透露给敌人哪些消息,还不交代清楚?”

  “小人就告诉他们……咱们守的那座山头有多少人!”小卒对着自己直属上司道。

  “没说别的?”东夷首领追问。

  “先前告诉他们我们这边断了粮,方才又告知他们,我们又有了粮食。”小兵第一次距离大首领这么近,在其气势压迫下,不敢有分毫隐瞒。

  闻言,东夷首领脸色数变。

  回想先前几日炎皇不顾伤亡的疯狂进攻,原来是早知道自己这边断了粮。

  好在知道华夏族有援助,虽然当时不知虚实,但总算稳住了局面。

  看看小卒,像这样的反叛之人肯定不是一个。

  那么华夏族支援粮食的事情,也必定瞒不住炎皇。

  “拖下去!”东夷首领道,“此等叛逆,绑于祭坛石柱,剖心剜肝,以洗涤部落之耻。”

  “斩杀其宗族青壮,妇女孩童充做奴隶!”

  东夷首领处置罢,又朝着兵长道:“部下反叛你却不知,如今能捉住叛徒,姑且饶你一着。”

  “首领……求您宽恕小的这一回!”小卒听罢裁决,浑身抖如筛糠,磕头如捣蒜,“让小的去战场杀敌,让小人死在战场,首领……”

  东夷首领充耳不闻,出了门直接找上熊桐。

  见面,开门见山道:“上使,你先前说的对。我本以为我东夷族上下一心,绝无可能出现叛徒。”

  “岂料一小卒……”

  看着东夷首领面带歉疚,熊桐做出一副哀叹状。

  当日情报使带来的消息,言明神使只要求送粮,没说一定保密。

  他也是想着多个心眼。

  但事情败露之快,也着实出乎他的意料。

  “如今……为之奈何?”东夷首领看着熊桐道。

  “唉……事已至此,悔之无用。”熊桐叹息道,“为今之计,只能速速通知我神使大人,多加提防。”

  “吾这就为上使准备马匹,安排青壮护送,克日即可启程!”东夷首领心有愧疚道。

  “传信之事,属下兵士便可胜任。”熊桐转而问道,“倒是贵部叛徒一事迫在眉睫,不知首领如何杜绝?”

  “不瞒上使。”东夷首领道,“如今吾部有了粮,反叛者必会减少。”

  熊桐摇头道:“就怕叛徒不止小卒庶民,还有贵族、小首领之流。”

  东夷首领沉默。

  小民因为一口吃的便会反叛。

  若炎皇许以好处,小首领、官吏未尝不会。

  “上使,还请教我!”东夷首领俯身诚恳道。

  既然对方有所提示,可能有找出叛逆的办法。

  这位华夏使者,先前为自己出过的几个策略,都得到不俗的效果,

  “首领先说说,您如何处置现在已经发现的叛徒。”

  “不瞒使者。”东夷首领道,“剖心剜肝,焚烧躯体,这是我部对待叛逆一惯的处置。”

  “此外诛连其族人,用以威慑各部。”

  “如今东夷部族正缺人手,如此惩戒颇为不妥。”熊桐想了想道。

  “不严惩如何约束部众?”东夷首领道,“非行如此手段不可。”

  “叛徒难道不知此等后果?”熊桐反问道,“他们既知后果还行叛逆之事,就是抱有侥幸的想法。”

  “如今东夷族有倾巢之危,心中所思反叛者必定不在少数。首领应当纠集一切力量对抗敌人。”

  “对于叛徒,何不执其家族妇女老小,使其不敢投敌不说,还可将其用作先锋之用。”

  “若杀敌有功,或可消减其罪。”

  “如此,一来安定那些潜在叛徒之心,二来显示首领宽容。”

  “哎呀!上使此策甚妙!”东夷首领拱手,深深再拜。

  熊桐心有惭愧。

  他只是不想让东夷族败的太快。

  若东夷覆灭,那么炎皇肯定要腾出手对付他们华夏族。

  “对于潜在叛逆,我倒真有一策,定可以判别忠奸!”当日带着商队去北方时,神使曾教他一法。

  当时没用上,如今倒派上用场。

  “走,进屋谈,不可为旁人知晓。”熊桐侧身以请。

  东夷首领兴奋的直接把住熊桐手臂,相携进屋。

  …

  华夏族,天府。

  “好啊!好!来人赐坐!”

  议事厅,苏毅大手一挥。

  “你如何能找准矿脉?是否有窍门?”

  华夏族那个先前找到煤矿的矿工,居然在天府西北发现了铁矿,这消息让苏毅高兴不已。

  立刻召见其人。

  “多谢神使大人。”

  矿工受宠若惊,连忙俯身拜谢。

  “免礼!”苏毅看着因久曝太阳,晒的黢黑的矿工抬手示意。

  “不敢瞒着大人。”矿工颇小心的坐在椅子上,“先时小人曾给村里一个老矿工,端过几碗稀粥。”

  “那老矿工临去时,曾教给小人几句歌谣。”

  苏毅听的直起了身子。

  “草青茎赤,其下多金!”

  “山上有姜,下有金矿。”

  “山脊转弯,矿藏露头。”

  “河流有砂,其源……”

  苏毅听的点头。

  通过观察植物、地形、溪流寻矿,这应该就是祖辈传下的经验口诀。

  或许有些夸张,但一定有其可参考的部分。

  “小人口误。”矿工说罢补充道,“歌谣里头的金,就是大人命名的铜。”

  “那这铁你又是如何发现,想来也有奇妙。”苏毅回神追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