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1章 金使献宝谋中立,边镇正名拒逆虏-《明末华商之南海边地公司》

  颜思齐端坐主位,目光淡扫过来,开门见山,声线无波:“远道而来,所为何事?”

  多尔衮强压心头震动,上前一步,拱手维持着体面:

  “颜总兵,诸位大人,我大金与永明,同处边地,愿缔盟约,互不侵犯。”

  他言辞谨慎,避开了求和败战之语,随即侧身示意,随从立即抬上数口沉木大箱。

  箱盖开启,厅内顿时珠光宝气氤氲,内有成色极佳的人参、油光水滑的紫貂皮堆积如山,更有辽东特产的东珠、赤金器皿,其价值显然不菲。

  “此微薄之礼,略表诚意。我大金更愿与永明在伯都讷开设互市,各取所需,永结盟好。”

  这番举动与言辞,让明朝使团众人神色各异。

  汪裕与张可大面罩寒霜,而王体乾虽极力维持威仪,目光扫过那些珍宝时,眼底仍闪过一丝难以掩饰的贪念。

  反观永明镇诸高层,李旦、颜思齐、李国助、李俊臣、袁可立、徐光启等人,却皆面色淡然,仿佛眼前只是寻常土产。

  “互不侵犯?互市?”

  汪裕率先拍案而起,怒声斥道,

  “尔等建奴,屠我辽民,占我疆土,如今势穷兵败,尚敢妄图以财货拉拢王化边镇?痴心妄想!”

  “正是!”

  张可大立即厉声附和:

  “尔等罪行滔天,天下共诛!不思乞罪求生,反行离间之计,无耻之尤!”

  “两位大人息怒。”

  后金副使萨哈廉见状,上前一步,语气沉稳地接过话头,

  “辽东战事连绵,百姓困苦,我大金提议在伯都讷互市,实为边民生计着想。”

  “永明镇擅长商贸,我大金盛产人参、貂皮、鹿茸,若能互通有无,岂非两利之举?”

  他刻意将话题引向务实层面,试图缓和气氛。

  大哥岳托和二哥硕讬都攥在明朝手里,他可不敢开罪明朝使者。

  “正是如此。”

  贸易专员马光远也趁机补充,

  “若开互市,我大金愿以优惠价格供应上等人参、貂皮、鹿茸,永明镇亦可输出粮食、白糖、农具、丝绸、布匹、琉璃、陶瓷、船舶、火器等。抽分比例,尽可详谈!”

  “多尔衮贝勒,你们的算盘打错了。”

  颜思齐抬手虚按,止住怒不可遏的明朝使者,目光落回多尔衮身上,语气转而慷慨,

  “永明镇自始便承大明衣冠。如今天使携圣旨而至,正式册封我们为大明边镇,开放胶州港以供海贸,坐享万里海疆之利。”

  他嘴角勾起一丝冷峭,瞥了一眼那些礼物,

  “你以为,我永明镇会瞧得上你们这点人参、貂皮的微末之利?”

  “本镇辖制奴儿干都司,东海女真各部皆愿通商,此类货殖,予取予求,何须仰尔金国鼻息!”

  图尔格见互市之议受挫,转而提出:

  “颜总兵,即便不设互市,我大金亦愿与永明镇划定疆域,以松花江为界,互不侵犯。”

  “图尔格将军此言差矣。”

  这时,一直静观事态发展的袁可立缓缓开口,声音沉稳有力,

  “辽东乃大明疆土,何来与尔等划定疆界之说?”

  “尔等所谓‘大金’,不过窃据之地。永明镇既归王化,自当与朝廷同心,共御外侮。”

  “袁老大人、颜总兵,诸位明鉴。”

  汉臣副使石廷柱见局势不利,急忙上前,语气恳切却暗藏机锋,

  “永明镇固然强盛,然明朝对边镇素来猜忌,今日倚重,焉知他日不会鸟尽弓藏?”

  “我大金虽偏居一隅,然八旗劲旅犹在。”

  “若永明镇愿保持中立,我大金不仅愿开互市,更可在明朝征讨永明镇时,于辽东牵制关宁军和东江军,确保永明镇无虞!”

  他这番话既点出明朝内部矛盾,又暗示合作的好处,试图打动永明镇。

  “住口!”

  颜思齐霍然起身,戟指石廷柱,目光如炬,

  “背主求荣之贼!我永明镇上下,皆是华夏子民,心存忠义,岂似你辈,毫无廉耻,甘为鞑虏鹰犬!”

  “朝廷如何待我永明镇,是大明家事,不劳你这叛臣操心!”

  “颜总兵!你当真忠于明朝么?怕不是嫌利益太少吧?”

  多尔衮眼见石廷柱语塞,当即跨前一步接过话头。

  他面色看似平静,但紧握的指节却泄露了内心的焦灼。

  “胶州虽好,不过一隅!明朝如今内忧外患,气数已衰!”

  “若永明愿与我大金携手,共图大业,他日我大金入主中原,沿海诸港,尽可归于永明,其利岂是今日可比!”

  此言一出,满堂皆惊。

  狂妄!狂妄至极!”

  汪裕当即拍案而起,因愤怒而微微发抖的手指直指多尔衮,

  “尔等蛮夷,安敢妄议天朝国祚!我大明国运昌隆,陛下圣明,岂是尔等所能置喙!”

  “大胆多尔衮!竟敢在天使面前口出狂言,妄图离间!”

  张可大勃然变色,厉声喝道,

  “永明镇归附王化,乃顺天应人之举。尔等蛮夷匪类,也敢谈共图天下?”

  “咱家今日可算是开眼界了。”

  王体乾阴冷的声音随之响起,带着几分尖锐,

  “一个化外蛮夷,也敢在此大放厥词。颜总兵,这就是你让咱家看的?

  他刻意拖长了语调,目光在颜思齐和多尔衮之间来回扫视。

  “《春秋》有云:‘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

  杨景辰挺胸昂首,义正辞严,

  “尔等不过趁我大明一时之困,窃据辽东一隅,竟敢妄称天命,简直不知死活!”

  “多尔衮贝勒,老夫奉劝你谨言慎行。”

  就连一向沉稳的袁可立也面色凝重,沉声道,

  “永明镇既已归附朝廷,便是大明臣子。尔等叛上作乱,若再不知收敛,他日王师北定,只怕悔之晚矣。”

  面对明朝使团排山倒海般的斥责,多尔衮脸色发白,却仍强自挺直腰板。

  厅内的气氛顿时剑拔弩张。

  明朝使臣们怒目而视,后金使团众人则面色难看,连最初提议互市的萨哈廉也不禁暗暗懊悔,只恨多尔衮这番过于直白的野心表露,彻底断送了任何转圜的余地。

  尽管如此,萨哈廉还是上前想要圆场,却被李国助一声冷笑打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