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1章 道藏天工-《明末华商之南海边地公司》

  “道长可知有多少炼丹术的产物,及炼丹过程中积累的经验,总结出的知识被应用到了生产实践中呢?”

  李国助反问。

  “那可真不少呢。”

  鹤放道人自豪地道,

  “如冶金、火药、医药、食品、染料、陶瓷、琉璃等的制造方法都是炼丹术的成果。”

  “道长能举一些例子吗?”

  李国助两眼放光地道,

  “最好是就单一领域,比如冶金多举一些例子。”

  “那贫道就举几个冶金的例子吧。”

  鹤放道人居然想都不想,张口就来,

  “比如提纯黄金的汞齐法和灰吹法,汉代已广泛用于黄金提纯,唐代《丹房镜源》详细记载了此法。”

  “又如提纯白银的分银法,就是宋代《浸铜要略》提到的‘硝石法’提银。”

  “灰吹法亦可用于提炼白银。”

  “汉代《淮南万毕术》记载‘曾青得铁则化为铜’,此为胆矾炼铜,或曰水法炼铜。”

  “《黄帝九鼎神丹经诀》记载‘取铜矿捣碎,与炭同置炉中,鼓风煅之,铜流如液’,此为火法炼铜。”

  “《丹房镜源》载‘炉甘石伏火,可点铜为黄’,此为制黄铜法。”

  “《丹房镜源》载,‘生铁炒炼,去其渣滓,乃成钢’,此为炒钢法。”

  “《铅汞甲庚至宝集成》载,‘以生铁投熟铁中,熔而为一,其钢甚坚’,此为灌钢法……”

  “哈哈哈哈!道长果然是精通炼丹术的!”

  李国助突然激动地道,不等鹤放道人举其他领域的例子,就下了结论。

  这倒不是说他草率,试问道经中记载的冶金方法世上又有几人能信手拈来?

  尤其鹤放道人所说《丹房镜源》里提到的制黄铜法,再进一步就是提纯金属锌的方法了。

  中国在元代已能生产单质锌,早于欧洲,但明代才系统记录技术。

  在《天工开物》里,宋应星详细描述了“倭铅”的蒸馏法冶炼工艺:

  “每炉甘石十斤,装载入一泥罐内……然后逐层用煤炭饼垫盛,其底铺薪,发火煅红……冷定毁罐取出。”

  这一方法与现代锌冶炼原理一致,是中国乃至世界最早的锌工业化生产记录。

  “倭铅”就是当时对单质“锌”的称呼。

  “小居士谬赞了,贫道不过是熟读道经罢了。”鹤放道人谦虚道。

  “诶,我们要的就是道长这种熟读道经的大德高道!”

  李国助不以为然地摆了摆手,然后郑重其事地道,

  “道长既然在这二十天里详细考察了永明镇的五座城镇,就应该知道我们有多么重视实业。”

  “我们非常需要松散地记载于道经中的各类实业技术。”

  “奈何道经中记载的实业技术不但零散,而且常用隐语写成。”

  “我们迫切需要有人能把散落在道经中的各类实业技术辑录出来,加以总结整理,”

  “同时把那些用隐语记载的实用技术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写出来。”

  “可惜我们之中一直都找不到精通道经又懂得这些隐语的人。”

  “而道长正是我们一直在寻找的人。”

  “不知道长可愿留在永明镇,来完成这项工作呢?”

  “如今天下板荡,建奴肆虐辽东,屠戮汉家百姓无算。”

  “唯有火器才能帮助我们战胜建奴,保家卫国。”

  “而要造出精良的火器,我们就必须发展实业,也唯有实业才能安邦定国,救民于倒悬。”

  “道长若能完成此项工作,便是亘古以来未有之大功德呀!”

  “啊这……”鹤放道人一时也不知如何抉择。

  “我附议!弘济小友言之有理,老夫强烈建议道长留下来汇编此书!”

  徐光启立即帮着李国助劝说起来。

  “是啊道长,看在少东家这么有诚意的份上,你就答应他吧。”

  李笃培也帮着劝道。

  “我也附议!”

  沈有容也帮着劝说起来,

  “自孙思邈炼出火药以来,我华夏才有了足以抵御鞑虏的火器。”

  “道长若能完成这项前无古人的壮举,说不定能将火器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到时我华夏江山或许就再也无需畏惧鞑虏了,此等功德可昭日月呀!”

  “是呀道长,毛总兵也一定会支持你的!”沈世魁也劝道。

  “我这里还一些欧罗巴人的炼金术秘笈,当可与炼丹术取长补短。”

  李国助目光灼灼地看着鹤放道人,循循善诱道,

  “道长若肯留下来,这些秘笈皆可赠予道长。”

  “好,贫道愿意留下来汇编此书!”鹤放道人终于斩钉截铁地答应了。

  “太好了!”李国助欣喜若狂,“既然如此,小子还有一个不情之请。”

  “小居士请讲。”

  鹤放道人从容地说道,好像并不相信李国助真会提出什么不情之请似的。

  李国助含笑颔首:

  “道长应该也知道,我们虽然设有总督,但政令一般都是要经过议会讨论决定是否颁布施行的。”

  “我们的议会分为上下两院,上院为元老院,下院为平民院。”

  “下院议员皆由民选产生,任期五年,到期重选。”

  “上院议员主要由最初建立永明镇的元老担任,终生任职,允许世袭。”

  “但特殊情况下,上院也会接纳非元老人员成为议员。”

  “比如给永明镇投入巨额资金的人,或者在战争中立下不世功勋的人,”

  “又或者是重大发明的提供者,对永明镇的实业发展影响深远。”

  “此外,上议院还设有灵职议员,负责管理永明镇的宗教事务。”

  “目前上院还有一个道教灵职议员的席位空缺。”

  “所以我想请鹤放道长进入元老院,担任道教灵职议员。”

  “无量——寿福——”

  鹤放道长打稽首道,

  “无功不受禄,贫道何德何能,岂敢担任道教灵职议员?”

  “不如等贫道编撰完《道藏天工》以后,再由议会评议贫道的功绩,”

  “决定贫道是否有资格担任灵职议员,如何?”

  “道藏天工……”

  李国助含英咀华,不禁甘之如饴,

  “好书名呀!鹤放道长不愧是大德高道,这书名真不是一般人能取出来的。”

  “小居士谬赞了,关于灵职议员之事,还望三思。”

  鹤放道人平静地打稽首道。